“借如生死别,安得长苦悲。”是什么意思?

2020-07-30 文化 331阅读

生死离别更好,免得长期痛苦。

出处:

《古决绝词》是唐代元稹创作的诗歌。

原诗: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可知。春风撩乱伯劳语,况是此时抛去时。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意思:

宁愿像天上的牛郎织女,也不愿像庭院前的红槿花。牛郎织女还可以在七月七日见面,还可以保持钟情不移。

如红槿枝那样早上开完下午就关闭了,放任东西南北风吹着。分了俩个人就不要再相守,恨了俩个人就不要再相思!

面对面尚且如此,那再背后的时候有当如何呢?伯劳在春风里啼叫,此时已是分别时候。握手苦苦问,竟然不说再见面。

我现在已经决定要分手了,你也别在左右摇摆为难了。假如一生一死那样的离别倒还好些,最少不会像这样长期的悲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十五岁的元稹以明两经擢第。唐代科举名目甚多,而报考最多的科目则为进士和明经两科。

不过两科相比也有难易之分,进士科难,“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科“倍之,得第者使一二”,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而唐代文人也更为看重进士科。

元稹为尽快摆脱贫困,获取功名,选择投考的为相对容易的明经科,一战告捷。及第之初的元稹却一直无官,闲居于京城。

但他没有终止勤奋学习。家庭藏书给他提供了博览群书的条件,京城的文化环境和他的广泛兴趣,陶冶了他的文化修养。次年得陈子昂《感遇》诗及杜甫诗数百首悉心读之,始大量作诗。

贞元十五年(799年),二十一岁的元稹寓居蒲州,初仕于河中府。此时,正当驻军骚乱,蒲州不宁。元稹借助友人之力保护处于危难之中的远亲。乱定,与其家少女相爱。不久,元稹牵于功名,西归京城应制科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决绝词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