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医学造诣十分了得。有一种药在清朝非常流行,被称为刀尖药,据说能治好砍头之外的任何刀伤,可是为何这种药消失了呢?
据历史记载,刀尖药的配药药材其中有一味就是龙骨,缺少龙骨之后那就很难发挥疗效。发现这种药的疗效后,各地人都争先购买这种药来防备受伤,再加上刀尖药价格十分实惠,在当时成了人手必备的药。结果大量制造刀尖药使得龙骨消耗太大,供应不足,资源消耗殆尽自然也做不出药了。
龙骨是甲骨文的重要承载物体,国家不准开采。刀尖药的重要配药龙骨在清朝时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河南安阳的龙骨,但是这个龙骨上面竟然刻着字,经过研究才发现这原来是殷商时期的文字,这时正值全民思想开化的时期,这次发现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甲骨文研究的高潮。
由于把龙骨卖给甲骨文贩子利润更大,人们纷纷放弃了把龙骨用作制作刀尖药的用途,这种思路一直延续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学研究蓬勃发展,很多专家意识到甲骨文对于研究殷商历史的重要性,便向国家请求以法律的形势禁止开采龙骨,从此龙骨再也不能开采,无法制作刀尖药,所以解放后也见不到它的影子了。
新中国以后国家医药事业迅速发展,在专业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下,更多疗效显著价格又便宜的新式止血药不断应运而生,刀尖药本质上是一种止血药,新药的出现使得人们慢慢抛弃了传统的刀尖药。刀尖药在失去市场之后,也就慢慢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消失了。
综上,刀尖药的消失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并非传统文化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