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心的排名

2021-12-16 综合 487阅读

根据英国Z/Yen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201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香港稳居第三,继续力压新加坡、东京、首尔,蝉联亚洲首位。而内地一线城市深圳和上海也位列前20名。  香港得分为761分,较去年9月略高2分。2013年,香港首次超越东京,成为全球综合竞争力前3位的国际金融中心。  深圳今年进步显著,首度打入前20位,较9月大升37分,排名由第27位跃至18位,以2分优势超越排名第20的上海。  因自贸区概念备受关注的上海,排名从9月的第16,降至第24,较2011年3月的第5更大幅倒退。  据英国媒体报道,由于所得评分的降幅是上榜的前50座金融中心城市中最大的,伦敦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被纽约超过。  英国Z/Yen咨询公司每年会进行两次调查,在此次公布的调查结果中,排名前四的城市仍然包括纽约、伦敦、香港和新加坡。自2007年建立排名以来,伦敦一直以微弱的优势领先于纽约,而两座亚洲金融中心城市也在逐渐缩小差距。  该报告指出,伦敦评分下滑的幅度,为前50个金融中心当中最大(下滑10分),可能受到多项因素影响,包括欧洲的不明朗因素、伦敦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下降,及外界认为伦敦市场受到操控。  报告又指,纽约虽击败伦敦,但以1000分总分计算,两者仅差2分,差距其实不大。他认为,香港及新加坡等亚洲金融中心继续发展,纽约及伦敦的领导地位很容易被动摇。  伦敦、纽约、香港和新加坡长期位列该榜前四位,但与苏黎世、东京和首尔等“追赶集团”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据悉,这是英国Z/Yen咨询公司自2007年启动以来进行的第15次调查,共询问了3246名受访者。调查结果除了考虑受访者对各金融中心不断变化的竞争力的评价外,还要结合基础设施、人才队伍规模和国际市场准入度等客观因素的排名情况。  排名城市得分  01纽约786分  02伦敦784分  03香港761分  04新加坡751分  05苏黎世730分  06东京722分  07首尔718分  08波士顿715分  09上海713分  10三藩市711分
“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4)”11月6日在上海发布,全球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十大国际金融中心新座次出炉:老牌国际金融中心纽约和伦敦牢牢占据两强席位,上海比2013年上升一位与香港并列第五,而北京成长发展速度加快,五年来首次进入前10队列,位居第九位。
■第一纽约
■第二伦敦
■第三东京
■第四新加坡
■第五香港上海
■第七巴黎
■第八法兰克福
■第九三藩市
■第十芝加哥
国际金融中心位次变动呈现规律明显,欧洲地区金融中心位次仍处于小幅下滑态势,亚太及北美金融中心位次均有所提升。金砖国家方面,除莫斯科以外,其他国家金融中心均处在稳健或上升通道中。报告认为,综合对比过去四年排名情况,排名前10位城市发生一定微调,但在全部45个样本城市排名中依然最为稳定,个别年份相互之间位次有变动。2014年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排名较为稳定的城市增加较多,位次稳定与较为稳定的金融中心为35个,占样本城市总数的77.78%,高于2013年17.78个百分点。异常波动与波动性较大的金融中心有所减少。
美国纽约
纽约(NewYork),是纽约都会区的核心,也是美国最大城市。纽约是一座世界级城市,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经济、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娱乐与时尚界。纽约在商业和金融的方面发挥巨大的全球影响力。纽约的金融区,以曼哈顿下城的华尔街为龙头,被称为世界的金融中心。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证交所,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纳斯达克超过。纽约时报广场位于百老汇剧院区枢纽,被称作“世界的十字路口”,亦是世界娱乐产业的中心之一。纽约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另外两个为伦敦和东京)。据财经日报辛科迪亚斯统计,截至2008年底,纽约控制着全球40%的财政资金,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全球最大上市公司总市值,全球市值为15万亿美元。有超过2800家公司在此上市。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报告,截止到2013年底,纽约市的所有财产总值为879万亿美元。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73家企业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是世界上最大的CBD及摩天大楼集中地,曼哈顿下城是全美第三大的CBD(仅次于芝加哥)。由于在2013年日元兑美元单边大幅度贬值20%等因素,2013年纽约GDP超越东京,现位居世界第一。人均GDP13.88万美元,居世界城市第一名。2010年大纽约都会区GDP为27544亿美元。在2013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位居世界第一。
英国伦敦
伦敦(London),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首都,欧洲最大的城市。与美国纽约并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中心。伦敦是和纽约齐名的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是伦敦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从业人员约325,000(2007年)。伦敦城(CityofLondon)或称为“一平方英里”(SquareMile)是伦敦的最大的金融中心,分布有许多的银行、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英国百强公司和100多个欧洲500强企业均在伦敦设有总部。伦敦拥有全球最大的OTC金融衍生品市场,占据全球交易份额49%,日均交易量2.72万亿美元。全球大约41%的货币业务在伦敦交易。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证券交易中心之一。伦敦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他每年的外汇成交总额可以达到三万亿英镑,全球大约41%的货币业务在伦敦交易。伦敦城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欧洲美元市场,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成交额有时一天可达500多亿美元,占全世界欧洲美元成交额的1/3以上。伦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险中心,共有保险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国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在伦敦保险业中,历史悠久,资金雄厚,信誉最高的是劳埃德保险行
日本东京
东京(Tokyo),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是日本首都及最大城市,亚洲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为亚洲最重要的世界级城市。东京经济高度发达,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并称为世界四大国际大都市。东京也是世界5大金融中心之一。东京还拥有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其中东京的地铁系统每日平均客运量达1080万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铁第一位。东京也是日本的经济中心。日本的主要公司都集中在这里。它们大多分布在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等地。东京同它南面的横滨和东面的千叶地区共同构成了闻名日本的京滨叶工业区。主要工业有钢铁、造船、机器制造、化工、电子、皮革、电机、纤维、石油、出版印刷和精密仪器等。东京金融业和商业发达,对内对外商务活动频繁。素有“东京心脏”之称的银座,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区。
  
新加坡
新加坡(Singapore),全称新加坡共和国,旧称为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并以新柔长堤与第二通道等桥梁相连与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是继纽约、伦敦、东京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2]。工业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拥有裕廊工业区,是亚洲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新加坡在绿化和保洁方面的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中国香港

香港(HongKong),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际大都市。1840年之前的香港还是一个小渔村。1842至1997年间,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是一个奉行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其经济的重点在于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美国传统基金会1995年起、以及加拿大费沙尔学会1996年起发表的自由经济体系报告,一直将香港评定为全球第一位。香港的外汇市场发展完善,买卖活跃,在全球外汇市场中占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香港与海外其他外汇市场均有联系,因此香港可全日24小时与世界各地进行外汇买卖。根据国际结算银行在2004年进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调查,香港外汇市场的成交额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中国上海
上海(Shanghai),简称“沪”。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之一,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拥有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实力,人口规模,GDP总量均居中国城市之首。截至2014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已突破2500万,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上海正致力于在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东向东海,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共同构成“长三角经济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中国上海的主要金融中心区之一,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必须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设办事处,包括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
  
法国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法国最大城市,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巴黎是法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在政治、科技、文化、教育、时尚、艺术、娱乐、传媒等领域对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力。巴黎还同纽约、伦敦和东京一起被公认为世界四大都市之一。巴黎的纺织、电器、汽车、飞机等工业都非常发达,时装和化妆品工业更是举世闻名。巴黎设有许多世界性的大银行、大公司、大交易所,它们以巴黎为基地,积极开展国际性业务,构成了一个国际性营业网。巴黎也是国际活动的重要场
所,各种类型的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今天的巴黎,不仅是西欧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一座旅游胜地,每天吸引无数来自各大洲的宾客与游人。
  德国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Frankfurt),正式全名为: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语:FrankfurtamMain),以便与位于德国东部的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德语:FrankfurtanderOder)相区别。它是德国第五大城市,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位于德国西部的黑森州境内,处在莱茵河中部支流美因河的下游。法兰克福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的工商业、金融服务业和交通中心,全城拥有超过324家银行,经营着德国85%的股票交易、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车展。法兰克福不仅是世界的一个金融中心,同时它又是一个具有800年历史传统的著名的博览会城市。每年要举办约15次大型国际博览会,如每年春夏两季举行的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两年一度的国际“卫生、取暖、空调”专业博览会;国际服装纺织品专业博览会;汽车展览会;图书展览会;烹饪技术展览会。每逢展览季节,法兰克福都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色,市区街道更显得生气勃勃。参加博览会的人数平均每年超过100万,博览会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及世界了解德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中国北京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全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同时也是中国陆空交通的总枢纽和最重要的国内国际交往中心。
全球只有极少数城市像北京一样长时间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Oneoftheworld'sgreatcities,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八个世纪里,不论历史是否悠久,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故宫、天坛、颐和园、北海等等数不胜数的古迹也为这座城市添加了更绚烂的色彩。
今日的北京,更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世界五百强总部数量全球第一;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等商务区更是北京对外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象征。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等建筑也成为了北京的现代符号。北京正以它古老又时尚的全新面貌,迎接每年超过1亿4700万的旅客。另外,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Chicago)是位于美国中西部,属于伊利诺伊州,东临密歇根湖,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国际化大都市,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为美国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芝加哥同时也是美国重要的金融、文化、制造业、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逐渐成为具有在世界重大影响力的都市之一芝加哥是美国GDP第3高的大都会区(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2010年GDP高达5320亿美元。同时该都市区也被评为美国发展最均衡的经济体。它被万事达卡全球贸易中心指数(MasterCardWorldwideCentersofCommerceIndex)评为全球最重要的商业中心的第四名。此外,芝加哥都市区新增的企业数在2001年到2008年这七年有六年一直位居美国第一位。而且该市的科技创新力也名列美国第三。在2009年,该市被瑞银集团评为全球最富的城市的第九位。
(2)根据金融交易发生与否,可将国际金融中心划分为功能型和记账型两类。如果金融机构在当地金融市场为客户提供服务或从事实质性金融交易,并创造就业和收入机会,那么该地区就是功能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东京、新加坡等;如果不发生实质性的业务活动,只是为发生在其他地区的金融交易提供合法的登记场所,则称其为记账型国际金融中心。
(3)根据地理空间的不同,可将国际金融中心划分为全球型和地区型两类。前者如纽约、伦敦、香港;后者如东京、法兰克福、巴黎。(1)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枢纽,国际金融中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也给当地经济带来显著地收益。国际金融中心之间表现出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由于国际金融中心可以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历来有之。历史上伦敦和纽约为了竞争主导全球的金融中心地位曾有“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之争,最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美元成为战后全球金融体系的主导货币,纽约也取代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头羊。
当然国际金融中心之间并不完全表现为竞争关系,共同的利益导向也会诱发相互合作的需要。由于各个金融中心的禀赋能力有限,在业务内容上可能各有侧重,辐射区域也有所差别,基于业务分工和区域分工的优势互补能够产生外部经济性,在合作过程中提高各自的竞争力。例如在欧洲内部,尽管欧盟内部各个金融中心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各国并未就此忽视合作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协调金融税收制度、组建泛欧金融市场、开展金融业务交流等途径,加强相互间多层次的紧密合作,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互有分工、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的基本格局。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建立在多种资源条件的综合优势之上的,是在一系列供给和需求因素的推动下形成和巩固的。
根据历史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可将这些条件概括如下:
(1)强大繁荣的经济基础。
(2)安定和平的政治环境。
(3)高效健全的金融制度。
(4)分布集中的金融机构。
(5)鼓励扶持的政策取向。
(6)低廉合理的税费成本。
(7)完备齐全的基础设施。1、自然演进的发展路径:经济贸易发展-金融服务需求-自发形成国内金融中心-自然演进为国际金融中心,典型代表为纽约、伦敦。
2、政府推动的发展路径:政府推动金融中心建设-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聚集-迅速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典型代表为东京、新加坡。香港(HongKong),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际大都市,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
香港地处中国华南,珠江口东侧,濒临南中国海。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包括大屿山及23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北隔深圳河与广东深圳相接;西与澳门隔海相望,相距仅60公里左右。
1840年之前的香港还是一个小渔村。1842至1997年间,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也是国际和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经济自由度指数位居世界首位。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工业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拥有裕廊工业区,是亚洲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新加坡在绿化和保洁方面的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的美称。[1]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10个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经济体之一。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