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试卷

2020-04-28 财经 86阅读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了三十来年,也该停下来思考思考了。中国这些年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有几个重要的增长点1基础建设投资说白了就是楼房、高速公路、铁路等等,物流网连接大大小小的城市,尤其是中国的东部沿海一带。这些投资吸引了的资本,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还是国外资本,资本的投入,基础建设的发展,必定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劳动者,比如钢铁水泥化工等等,但是这样的投资发展到2000年之后,出现了大跃进的趋势,看看城市的房价,看看高速公路过低的收益率,看看铁老大的暴利。官员为了业绩,地价卖的超级贵,从而导致房价的飙高。拿着纳税人的钱去修桥铺路,这些资金的投入都会算成当年的经济增长,官员赚足自己腰包的同时,也赚取了政治资本,这些投入的收益如何,官员根本不会去过多考虑。从去年开始,中央开始对基础建设有所打压,打压房价,遏制过多资本进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避免收益率过低的项目上马,基础建设动力不足2出口中国的出口基本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业产品和民用产品,质量一般的机电产品、电器以及机械设备,鞋衣服,玩具,简单化工类(轮胎玻璃),这些不是中国做的多么的好,而是这些东西本身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关键在于中国低人力成本。自从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这就意味着外国买中国的东西贵了,而我们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并没有减少,这一系列因素导致了外口的下滑,国内工厂的倒闭,倒闭潮还没有停止,人民币长期来看,还会不断升值,而且部分东南亚和南美等国家的工厂也开始生产我们之前出口的产品,他们的价格更低廉。这一变化无疑对于中国的出口是不利的出口动力不足3消费消费是第三个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人们赚钱了回去买东西,有人消费工厂就会持续生产持续产生经济效益,这部分经济效益一部分发给职工一部分拿来生产拿来研发新的产品,继而创造的价值,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但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中国人赚钱太少,消化不掉生产出来的产品,消化不掉的那部分只好拿来出口,一旦出口受到影响,工厂就面临压力,要么减产,要么以更低的价钱出售,减产面临的裁员,裁员意味着部分职工没有收入,低价出售意味着低的利润,低的利润意味着收入的减少,此其一;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基础建设没有规划,导致房价过高,百姓的积蓄相当一部分都拿来买房子,纳税人(也就是工薪阶层)所缴纳的税款本应该拿来发展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等民生工程,但是政府都拿来修桥铺路,导致教育成本医疗成本过高,这样一来,导致了人们都不敢消费,从而使得做实体经济的工厂面临更大的压力,部分工厂直接去做房地产,使得房价被持续不断的炒高。恶性循环!消费动力不足今年的两会提出了产业转型,但这不是三年五年能够完成的,转型是痛苦的,甚至可能是要遇到失败的,并不是所有的势力都希望中国能转型成功,比如美国。一句话,中国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式,中国5月汇丰制造业PMI就业分项指标48.1,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风向标1、过度追求利益的后果,有泡沫出现破裂的危险2、立法和执法的不完善,造成经济发展的停滞3、上层建筑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形势不相匹配,造成经济发展方向的迷茫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