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为什么没认定为发达国家?

2022-08-22 财经 343阅读

沙特阿拉伯虽然有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但缺少先进的科学技术。

【发达国家】又称已开发国家,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另外,【发达国家】也称作工业化国家、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发达国家大多具有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过仅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这样的国家未必有较先进的技术。沙特就是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不能称为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的经济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高的国家,产业结构先进,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一般大于60%。

二:经济运行机制比较成熟,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健全,经济发展很有用很有优势,管理不错,并有比较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三: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外贸对外出口方面比较多多质量总体高,外贸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据较大份额,金融市场高度国际化,跨国公司高度发展。

纵观沙特阿拉伯虽然它以“石油王国”著称,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销售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沙特的文盲率在20%左右、科技水平太低。其国内的炼油行业以及对外出口运输90%由美、欧、日国家的石油寡头和远洋航运寡头所控制,沙特的工业仅限于向跨国石油公司提供油井而已,而且沙特的财富全部集中于少数王室之中,平民并没有得到与石油出产所相应的财富。沙特在教育、医疗等方面资源分配极不平均,是个“偏科学生”,综合水平不达标。

另一方面,沙特王国是一个在部落基础上形成的、行政机构尚不健全的国家,经济基础和管理水平十分落后。人力资源的状况更令人担忧,即稀少的人口加低下的经济参与;农牧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高比例;教育基础的薄弱以及传统文化的制约等,从而使人力资源的开发成为沙特阿拉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本世纪初叶以前,沙特的劳动力队伍完全处于传统的结构之中,具体表现在:包括封建、奴隶和原始公社三种社会形态在内的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存;以游牧业、半游牧业和农业为内容的第一产业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生产部门;地区、部门和职业间劳动力的高度的非流动性;严格的劳动力性别隔离;低度的技术构成;职业培训的个人化和劳动者低下的文化素质;劳动者职能的多样化和粗略的专业分工;劳动力收入的个人化和不稳定性;传统的价值观念对劳动力行为的深刻影响等。

达国家创造产值最多的部门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它是整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决定着整个经济的技术装备水平;而沙特最大的就业部门是服务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石油部门虽然提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基金,但提供就业的比例并不大。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现有劳动力产业结构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而沙特现有的劳动力结构是作为‘外生型’部门的石油部门高速增长的结果,其发展模式是依附型的。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迅速发展的沙特教育以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其核心,而职业技术教育相当落后,甚至高等教育也以传统文科为主,新兴的女子教育因社会对女子就业的限制而难以发挥其作用。教育体系所提供的科技人才和熟练劳动力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的需求,阻碍现代人力发展的文化障碍未得到有效克服。

70年代以来,沙特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系统以惊人的速度扩展。但教育的发展更多地表现在设施和数量的增长方面,即外延式的发展,而以文为主的结构特征并无根本改变,教育质量也没有大幅度提高。这除了教育制度本身的因素外,政府一贯奉行的垄断受教育人才的就业政策,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所导致的实际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外籍移民的大量涌入,由此而来的依赖心理的形成和歧视体力劳动的传统观念的继续存在。所有这些都对教育系统的固有特征起了一种巩固,而非破坏的作用。由此可见,沙特阿拉伯人力资源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未摆脱发展中国家的通病,如以文为主的教育、二元化的劳动力结构、传统观念的影响等,在某些方面这些弊端甚至比非产油国表现得更为严重。资本造就了现代化的设施,但却不能代替人的创造,这是一种典型的“富裕而不发达”的表现。如果说沙特的人力资源曾经是一个数量问题的话,那么现在更重要的则在于质量和结构方面,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成功地开发本国农牧民及妇女劳动力的资源。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沙特即使国民生产总值很高,但是你发达国家要求的标准还有差距,所以,沙特阿拉伯不属于发达国家。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