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布者:百度—百家号
历史上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诸葛亮的为人几乎是完美无缺的:若论忠,他与刘备情同鱼水,肝胆相照,若论才,他百战不殆,所向无敌。但这显然是人们把他理想化了。树立道德楷模、智慧榜样是出于人的本性的一种愿望,假如生活中没有,人们就会自己来塑造这样的楷模和榜样——诸葛亮,以及其他一些历史人物,就是这样被塑造出来的。来揭秘吧考察得知历史上的诸葛亮,在与刘备的关系上、在军事才能上,甚至在个人品德上,都不是无懈可击的。首先就是所谓的“白帝城托孤”。《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是这样记载的:“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诸葛亮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一个场景,与其说是托孤,不如说是一次试探和警告。刘备既然知道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当然更清楚多少倍于刘禅。他正是意识到了诸葛亮取刘禅而代之的可能性,才在临终用这样一种正话反说的形式进行试探。我们说他是试探,是因为刘备在听到诸葛亮“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回答后,并不再坚持自己原来说过的话,而是立刻进入下一个话题:让刘禅父事诸葛亮。如果刘备真的是为蜀国着想,而不是替自己的儿子着想,他应该坚持自己的主张才对。刘备的这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