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我的地图鱼尾部和背鳍边缘突然变白怎么办?

2021-11-04 健康养生 2535阅读
可能由下列病症引起的:
1、烂尾、烂鳍病因:因运输、清缸、捞鱼时不慎碰伤鱼体或斗鱼互相撕咬而造成的伤口,被细菌和霉菌感染引起尾巴和鳍条溃烂。症状:鱼鳍和鱼尾鳍条边缘变白,伤口分泌黏液,严重时背鳍、腹鳍、臀鳍的鳍条残缺不全,有时尾鳍鳍条软骨间结缔组织裂开而使尾鳍呈扫帚状,甚至腐烂的鳍和尾脱离鱼体,使斗鱼失去观赏价值。
治疗:
(1)用5mg/l的呋喃唑酮和1%的食盐溶液浸泡病鱼,以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投喂经消毒的水蚯蚓等新鲜活饵加强营养,增强抗病能力和组织再生能力;
(2)每10公斤水中用5~10万单位的青霉素水溶液浸泡鱼体,并在鱼饵中添加适量维生素(3)用1%浓度的呋喃唑酮水溶液涂抹鳍条破损处,每天涂抹1次,连续3~5次可促使伤口愈合;
(4)每公斤水用1mg漂白粉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小时,水温在20℃时高锰酸钾浓度为0.5ppm,当水温为25℃时高锰酸钾浓度为1ppm,捞出后用漂白粉混合物涂抹患处,直至痊愈。

2、小瓜虫病因:是由原生动物的纤毛类寄生虫多子小瓜虫寄生于鱼的体表、鱼鳍和鳃上引起的,又称为白点病。症状:发病初期,斗鱼缩鳍、食欲减退,反应迟顿,常在水草石块上不断磨擦身体,当小瓜虫幼虫在斗鱼上皮组织间不停来回活动和钻营时,鱼体上皮组织浮肿;当幼鱼吸吮鱼体表皮组织的营养时,刺激鱼体分泌出大量黏液,使鱼体组织增生,形成白色斑点状的胞囊。病鱼全身覆盖白色黏液犹如洒了一层白粉。其病程一般持续5~10天。
治疗:
(1)用0.3~0.4mg/l浓度的孔雀石绿水溶液在20℃水温下浸洗鱼体2小时,然后
将病鱼放入清水中漂洗1小时,以清除鱼体附着的死亡虫体和黏液,5~7天后进行重复治疗;
(2)用200~250mg/l浓度的福尔马林与1~2mg/l浓度的孔雀石绿合剂浸洗鱼体60分钟,连续3次,然后放入清水中饲养60分钟,在6天后重复用药;
(3)用2mg/l亚甲基蓝溶液浸泡6小时;
(4)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水浴病鱼5~15分钟;
(5)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提高水温至28℃,数天后小瓜虫胞囊自会逐渐破裂脱落,此时只需更换新水,并保持恒定的水温;
(6)将水温加至30℃,在水中按0.05g/l的浓度加入硫酸奎宁,隔七天后重复治疗一次,待痊愈后静置3小时再恢复正常水温。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