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的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如何影响我国现代文学

2021-12-10 文化 214阅读
泰戈尔一生同情中国,热爱中国,他曾经两次访问中国。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以后,他的作品大量译成中文。从20年代中期,《飞鸟集》、《新月集》一类表现随感的短诗出现了。可见,泰戈尔的诗歌对中国萌芽的新文学是有影响的。此外,他在诗歌中表达的一些思想感情也影响了中国。 
冰心是受泰戈尔影响较大的一位作家。1981年,她在《吉檀迦利》中回忆到:“泰戈尔是我年轻时代最羡慕的外国诗人。”事实的确如此。早在1920年冰心还是一位大学生时,她就写了一篇题为《遥记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文中表达了她对泰戈尔无比崇敬的心情。她写到:“泰戈尔!谢谢你以优美的诗情,救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卓越的哲理,慰籍我心灵的寂寞。” 
冰心早期的著名诗集《繁星》和《春水》,是直接受到泰戈尔影响而创作的。冰心在《我是怎样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把许多的‘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 。甚至在诗的形式上,《繁星》和《春水》也“因看着泰戈尔的《飞鸟集》,而仿用他的形式”,“都是很短的三言两语 ”。在《繁星》和《春水》中,那些晶莹亮丽善于捕捉刹那间感受的小诗,在当时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这种富于哲理的诗,在“五四”后的文坛上颇为流行,对于中国新诗的创立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郭沫若曾经说过:“最早对泰戈尔接近的,在中国恐怕我是第一个”。在谈到自己作诗的经验时说:“自己作诗的经验上,实际是受了泰戈尔诸人的影响,力主冲淡。”郭沫若模仿泰戈尔作过无韵诗,如《辛夷集》中的《题辞》。在著名的《匪徒颂》中,他将泰戈尔与华盛顿、托尔斯泰、列宁等革命家、文学家并列,任为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美的道德,对他们表示崇敬,三呼“万岁”。1917年,郭沫若亲自从《新月集》、《园丁集》和《吉檀迦利》三本诗集选择部分诗歌,汇成一册,题为《泰戈尔诗选》。他甚至把自己文学生涯的开始阶段称为“第一阶段是泰戈尔式的”。 
泰戈尔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除冰心、郭沫若以外,还有许多作家和诗人,如徐志摩、王统照、郑振铎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