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考公务员申论怎么落笔才有点金之笔?

2020-05-18 教育 115阅读
首先,注意审题。申论不论是客观题还是作文题,基础都是基于题目和材料的,所以审题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有时候,题目所给的信息里面就会告诉我们分论点。如果考生看到题目所给的一些句子里面或者话题主题里面围绕材料文章主题给出了一些作用或者是措施,那么就可以考虑把这些作用等拆分为文章的分论点。就比如国考中题目“‘给定资料4’中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请你从对这句话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通过审题,我们能够抓住句子当中围绕材料主题“好政策”给出了三个方面的作用,分别是满足“公民意愿”、滋养“公民理性”、和滋养“公民德性”,并且三个之间是递进关系,所以分论点就能够确定下来,就可以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然后体现出递进关系即可。
其次,认真阅读材料。虽然有些时候考生能够通过题目获得分论点,但这毕竟是少数时间,在大部分时候分论点的确定必须要回到材料当中,那么在这个时候材料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各位考生需要尤为注意的就是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一是高频高档词;二是领导人讲话、专家名人发言、政策文件要求等等一系列较为权威的内容;三是材料核心内容,通过这些信息获得分论点。而这些方法也不是独立使用的,应该是结合起来灵活选择使用,核心就是要抓住材料当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核心共同的作用或者措施,从而作为分论点。如2012多省公务员考试题“材料6中划线的句子写到‘我们只有认真了解天空才能扎根大地。我们只有认真了解地球才能使生命扎根于地球,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生命才能扎根生命。’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这篇作文通过题目能够获得信息十分有限,所以就需要回到材料中,因为作文的主题“动物福利保护”已经十分明确,所以重要就是找到关于主题的作用或者措施,那么材料中反复提到的就是“法律”,所以这一高频词就可以作为分论点的一个选择,而多则材料大意也反应出要“加大处罚”和“提高保护意识”,所以就可以得到另外的两个分论点。所以通过集中方法的综合运用再自己加以明确的描述就得到了分论点如“完善动物福利保护法律”、“加大虐待动物行为处罚力度”“提高动物保护思想意识”。
我们都知道,申论作文主要写议论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主体部分的分论点一般为三个,写在每一段的段首,也叫做段旨句。如果段旨句写得漂亮一些,能够在原有观点的基础上,为文章加分。那么,如何将分论点段旨句写得漂亮一些?段旨句如何优化才更好掌握?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三种优化方法:
重点词汇,让分论点更规范。申论写作中表达分论点有一些常用的词汇可以用来优化,让分论点表达更对仗,更规范。如:现实之需、发展之要、重中之重、关键之举、时代之需、治本之策等。
【示例1】
原来的观点:
1.保护留守儿童,需要政府创造随同条件
2.保护留守儿童,需要家庭履行监护责任
3.保护留守儿童,需要社会营造关爱氛围
优化之后:
1.政府创造随同条件,是保护留守儿童的治本之策
2.家庭履行监护责任,是保护留守儿童的重中之重
3.社会营造关爱氛围,是保护留守儿童的关键之举
善用比喻,让分论点更形象。分论点表达可以根据分论点自身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特点,选择合适的比喻词进行优化。常用的比喻词:指南针、接力棒、罗盘仪、晴雨表、承诺书、调色板、冲锋号、金箍棒、新引擎、润滑剂、助推器、润滑剂等。
【示例2】
原来的观点:
1.保护留守儿童,需要政府创造随同条件
2.保护留守儿童,需要家庭履行监护责任
3.保护留守儿童,需要社会营造关爱氛围
优化之后:
1.政府创造随同条件,撑起保护留守儿童的“保护伞”
2.家庭履行监护责任,筑起保护留守儿童的“防火墙”
3.社会营造关爱氛围,织就保护留守儿童的“安全网”
第三“借力打力”,让分论点更出彩。分论点优化时可以根据原材料语言的特点,加以适当的引用、改编,既符合考场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还能体现出对材料的把握,同时还可以体现自己的特色。如材料中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善莫大焉,功莫大焉”的表述,可以借用“善莫大焉,功莫大焉”,再改编一个“情莫大焉”,组成一组进行优化。
【示例3】
原来的观点:
1.保护留守儿童,需要政府创造随同条件
2.保护留守儿童,需要家庭履行监护责任
3.保护留守儿童,需要社会营造关爱氛围
优化之后:
1.政府创造随同条件,保护留守儿童,功莫大焉
2.家庭履行监护责任,保护留守儿童,情莫大焉
3.社会营造关爱氛围,保护留守儿童,善莫大焉
各位考生在考试时可以根据论点关键词特点以及材料特点灵活选择优化方法,为自己的文章增色添彩。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