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道德经》之仁义,忠孝是如何产生的?

2020-05-10 文化 112阅读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废弃以后,才有仁义;随着智巧的出现以后,才产生诈伪;家庭不和睦以后,才显出孝慈;国家昏乱以后,才产生忠诚。

趣读

早在公元前500年的哲学家老子,就有了辩证性的思维方式,在老子看来,事情的产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为什么要用礼数和道德来规范人民?是因为社会秩序乱了,管不下来了,所以就提倡大家讲究仁义。

天真朴实的人民为什么会变得聪明?是因为有阴险狡诈之徒想要害人,被坑的多了,自然就长心眼了。

为什么要提倡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因为家庭不和,没人去做了,所以就要提倡。

而忠诚的体现,也一定是在国家混乱不堪的时候才看的出来,如果国泰民安,和谐发展,人人都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大家都是忠臣,也就不存在忠奸二字了。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我们歌颂赞扬一个品德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去思考一下这个事物出现的原因,好东西出现的原因可能并不见得是好环境。

英雄都诞生于战乱年代,广告也多是为卖不掉的货物而打,辩证的看待和思考事物的成因,有助于我们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备注

1、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

2、智慧:聪明、智巧。

3、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4、孝慈:一本作孝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