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总指挥淞沪会战,你会如何调兵遣将,将中国损失降到最低,或者有能力的话,可以和日军打成平手,

2022-08-09 综合 112阅读
我们先看一下淞沪抗战的全过程,再来讨论如何设法打平

第一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十日围攻阶段,张治中指挥号称国军精华的87、88、36师和重炮团,围攻日军在上海的海军陆战队3000多人,可指挥失当,打打停停,最后根本没有达成消灭对方的战略目的,反过来,日本人保住了在上海的落脚点,日军援兵到达,开始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就是日军进攻,国军防御,纯粹靠血肉长城应对日军攻势,号称在罗店、大场,一天消耗一个师,国军疲于应付

第三阶段是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国军大溃败,由于缺乏有效地规划,几十万人顺着两条公路撤退,结果全放羊了,部队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既有防线无法有效运用,完全是溃败

第二步,我们看看,有没有获胜的机会
第一阶段实际上还是有获胜机会的,不成功在于国军将领素质低下,在战略上全面铺开,不知道集中优势兵力不,以轻步兵攻击对方要塞(1904年日俄战争就说明了这是死路一条,1937年还在这么蛮干);在战术上,步炮协同差,不知道连续爆破,军官不进行有效的战前侦查(88师进攻部队在大公沙场前被铁门所阻,不知所措,旅长阵亡),打开突破口后,不及时肃清残敌,反而屡屡被逆袭,街道进攻时不注意控制制高点

在这一阶段,参考日后共军的打法
不要急着全面进攻,先监视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这里工事最强),集中兵力消灭大公纱厂,虬江码头敌军;战术上采用火炮直瞄射击,组织爆破队连续爆破,运用四队一组战术
吃掉边缘后,集中攻击司令部,还是有胜算的

日后四平、临汾、济南、石家庄不都是这么打下来的?

第二阶段,实际上大势已去,不能硬顶,只能逐步撤退

第三阶段,纯粹是指挥问题

由此可见,国军的失败实际上就是上层的无能,没有一个有效的军官团队
更可气的是,这些问题在八年抗战中没有一点改进,一再重现
甚至到了49年,还是同样的问题

正如后世所说:共军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而国军只是被动地应付战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