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

2020-10-12 音乐 136阅读

方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如在开学第一课,进音乐教室时,可以启发学生随音乐象小鸟一样快乐地飞进教室,还可以做出各种小鸟的造型等,让学生愉快地融入到音乐活动中。活动不仅能训练他们对音乐节奏的感觉,还能让学生在一开始上音乐课就感受到音乐课的气氛,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抓好常规,有序地学 。

建立严密的、科学的、游戏化的课堂常规,能使师生达成良好的默契,让教学在热而不闹、活而不乱、收放自如的管理中进行。一年级的学生刚上小学,很多基本的教学常规都还不是很懂,因此在第一节音乐课上,就要让学生体会到上课是严肃活泼的、有秩序的,并采取鼓励性的措施规范学生活动。

让学生明白奖励的方式和守秩序得到的奖励:给守秩序的孩子奖励小红花,给累计小红花达到一定数量的学生奖励“音乐之星”奖章。在课上提出“看谁不干扰别人,将得到小红花”的办法,使学生迅速安静下来,进入课堂教学状态。

上课时又提出,“看谁回答问题,将得到小红花”的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于是,学生乱插嘴的少了,关注学习的人多了,关注自己得到多少奖励的学生多了。在组织学生做音乐游戏和表演活动时,我先讲游戏规则,并让守纪律的小朋友先参加活动,还进行评选“最有礼貌的观众”活动等,用鼓励性的措施让学生体会到遵守课堂常规的好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以动促学,寓乐于学 。

一年级的学生年纪小,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好动、爱好游戏等心理特点,把音乐学习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揉进各种有趣的游戏、表演活动中,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快乐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思维能力。

扩展资料:

音乐课应具备的好的条件:

1、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在音乐中产生共鸣。

2、音乐教育的最终的目标和宗旨是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人,因此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鉴赏的能力,引导学生辨析何为经典而高尚的音乐,何为低俗而谄媚的音乐。

4、 教学内容的选材上,应给与学生多些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以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的辨识能力。

5、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轻技重美,少些技能性的训练,多些实践、创造和审美的能力体验,基本技能应在艺术的审美体验中有机地渗透。

参考资料:人民网——教孩子学音乐,少些功利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