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有没有给鱼玄机写过诗温庭筠有没有给鱼玄机写过诗??

2021-11-03 综合 275阅读
鱼玄机,原名幼薇,字慧兰,唐武宗会昌二年生于长安城郊一位落拓士人之家。鱼父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成,只好把满腔心血都倾注到独生女儿鱼幼薇身上,对她刻意调教。小幼薇在父亲的栽培下,五岁便能背诵数百首著名诗章,七岁开始学习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
鱼幼薇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名满京华的大诗人温庭筠的关注,于是在暮春的一个午后,专程慕名寻访鱼幼薇。在平康里附近的一所破旧的小院中找到了鱼家。平康里位于长安的东南角,是当时娼妓云集之地,因这时鱼父已经谢世,鱼家母女只能住在这里,靠着给附近青楼娼家作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勉强维持生活。就在低矮阴暗的鱼家院落中,温庭筠见到了这位女诗童,鱼幼薇虽然还不满十三岁,但生得活泼灵秀,纤眉大眼,肌肤白嫩,俨然一派小美人风韵。温庭筠深感这小姑娘生活的环境与她的天资是多么不相称,不由得油然而生怜爱之情。
温庭筠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请小幼薇即兴赋诗一首,想试探一下她的才情,看是否名过其实。小幼薇显得十分落落大方,毫无拘促为难的模样,她请客人入座后,站在一旁,扑闪着大眼睛静待这位久闻大名的大诗人出题。温庭筠想起来时路上,正遇柳絮飞舞,拂人面颊之景,于是写下了“江边柳“三字为题。鱼幼薇以手托腮,略作沉思,一会儿,便在一张花笺上飞快地写下一首诗,双手捧给温庭筠评阅,诗是这样写的: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反复吟读着诗句,觉得不论是遣词用语,平仄音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这样的诗瞬间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不能不让这位才华卓绝的大诗人叹服。从此,温庭筠经常出人鱼家。为小幼薇指点诗作,似乎成为了她的老师,不仅不收学费,反而不时地帮衬着鱼家,他与幼薇的关系,既象师生,又象父女、朋友。不久之后,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了襄阳任刺史徐简的幕僚。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故人,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
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飞卿是温庭筠的字,他才情非凡,面貌却奇丑,时人因称之“温钟馗”。也许是年龄相差县殊,也许是自惭形秽,温庭筠虽然对鱼幼薇十分怜爱,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不敢再向前跨越上步。而情窦初开的鱼幼薇,早已把一颗春心暗系在老师身上,温庭筠离开后,她第一次借诗句遮遮掩掩吐露了她寂寞相思的心声。不见雁传回音,转眼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的诗。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诉,心明如镜的温庭筠哪能不解她的心思?倘若他报以柔情万种的诗句,鱼幼薇也许就成了温夫人,但他思前想后,仍抱定以前的原则,不敢跨出那神圣的一步。

从鱼玄机和温庭筠的关系来看。温庭筠生年不详,但现在大致有两种结论一种认为是从801至866,另一种则为812至866。而鱼玄机生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即842),两人相见时鱼只13岁,温却有43岁(或54),这么大的年龄差距虽然在当时来说是可以结婚的,但是像温庭筠这样的一个“惜花人”,难道会忍心让幼小鱼玄机独守孀居吗?至少我认为不会。另外有一点,温庭筠长相丑陋,更有绰号“温钟馗”,这使得温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而鱼玄机却貌美如花,相貌和年龄上的巨大差距让温望而却步。
即使如此,情窦初开的鱼玄机还是把一颗心系在了温庭筠之上。她的两首寄给温庭筠的诗《遥寄飞卿》、《冬夜寄温飞卿》,表达了少女寂寞无聊的情感。在《遥寄飞卿》“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一诗中,前两联描写了环境,“乱蛩鸣”、“烟雾清”、“邻”、“远”都表现出了四周景物的冷清。继而视野从远处拉回了闺中,枕簟冰凉,难以入眠;谣琴瑟瑟,幽恨暗生。这从侧面描写了一个少女的独居的无聊。尾联直接倒出了鱼玄机的心声,表达了对温庭筠的思念之情。《冬夜寄温飞卿》“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同样通过对四周凄清环境和闺中无人的描写,表达了对飞卿的思念。
飞卿当然知道鱼玄机的意思,但为了她终生的考虑,温还是克制了自己,这其实更能说明了温对鱼的爱护,如长辈对晚辈一样。在这一点上,温庭筠显然没有做错。毕竟,鱼今后的命运是温所不能预料的,温庭筠此举,也只是在当时看来最好的打算罢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