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各个景点有什么特点?

2020-08-06 旅游 97阅读
补充:西北的耕织图景区,不仅旅游组团不到此,北京很多人也不知道2003年才对外开放的这个区域—— “入画偏欣耕织图,鸣机声里过飞舻。醉鱼逐侣翻银浪,野鹭迷群伫绿蒲。”250年前,颐和园昆明湖畔的西侧,稻田棋布,桑叶葳蕤,男耕女织,鱼跃鸢飞,是北方皇家园林中的一处极富江南水乡风情的景区,乾隆皇帝将之命名为——耕织图。 100余年后的1860年,清漪园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焚掠,除了一块乾隆皇帝御题的石碑,耕织图景区荡然无存;又20余年过后,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动用海军经费兴修颐和园,并在耕织图废墟上兴建了水操学堂,但只存在了短短的九年,完成了颐和园“接生”使命的水操学堂,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屈辱中退出了历史舞台,空留下两组院落令人唏嘘凭吊;之后,耕织图的归属与使用变得频繁而混乱,建筑也日益残破凋零。后耕织图地区与颐和园分离,成了生产与生活区。直至1998年,重归颐和园的怀抱。 2002年底,耕织图景区环境整治工程正式开工,经过专家论证和政府批准,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一个既包容了光绪水操学堂旧观又展现了乾隆耕织图风貌的历史景区,终于洗尽尘封,从厂房和民居的瓦砾中破颜而出。耕织图于2003年9月10日向社会开放。 重新修复的景区,再现了光绪时期的原貌,恢复了延赏斋、玉河斋、澄鲜堂与蚕神庙等部分原耕织图主体建筑,并重新整理山形水系,再现了历史景观原貌。由于水操学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景区内保留了部分水操学堂建筑。整治后的耕织图景区面积达15公顷,使昆明湖的水面新增加3万平方米。 耕织图为清漪园时期具有江南水乡耕织情调的景区,是中国古代重视农桑思想的园林式体现。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利用玉带桥以西的河湖、稻田、蚕桑等自然条件,塑造了以“男耕女织”为主题的田园景观, 耕织图景区主要由澄鲜堂、玉河斋、延赏斋、蚕神庙、织染局和水村居组成。在玉河斋左右廊壁间镶嵌有摹刻元代画家程棨的《耕作》、《蚕织》二图卷。耕织图于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只留下一座由乾隆皇帝御笔钦提的“耕织图”石碑。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耕织图废墟上兴建了水操学堂。 澄鲜堂: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乾隆泛舟玉河往来玉泉山途中驻跸休憩的码头之一。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现已复建。 延赏斋: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耕织图景区的主体建筑,为乾隆当年观赏农耕景象的重要观景建筑。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现已复建。 水操学堂: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是清廷意图培养满族海军人才的贵族军事学校,同时更是慈禧太后借以提取海军经费重修颐和园的幌子。由南北各五进院落组成,分内、外水操学堂,学生分别学习天文、测算、驾驶及布阵、施放枪炮等技艺。学堂为慈禧在昆明湖中多次进行过水操合演,并承担以汽轮拖带慈禧太后御船游湖的使命。学堂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裁撤,其用途几经变更。现尚遗存内学堂大部分建筑和部分外学堂建筑。 耕织图石刻:绘制耕织图是中国古代帝王、官府劝民勤农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0年),乾隆组织考辨订正了元朝画家程棨绘制的《耕作》图21幅、《蚕织》图24幅,加御题识跋共48幅,双勾阴刻上石,历三年完成。乾隆曾以此为盛事,召王公重臣举行盛大的茶宴联句活动。石刻图画精美,书法流畅,艺术性地展现了古代男耕女织的场景。 蚕神庙: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始建,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现已复建。清漪园时期,每年农历九月,织染局在此祁祀蚕神。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