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过年的?

2022-08-07 社会 62阅读

一进腊月,对春节的期盼一天天强

烈起来,满打满算只剩二十天就要过年了。山西人,你还记得每年过年时故乡的必备曲目吗?大抵不过是吃团圆饭、看焰火、贴春联、赏花灯、猜灯谜之类的??然而正是这些年年都有的活动却深深吸引着我们。合家团圆的年夜饭,红火热烈的年俗,是埋藏在心里最深处的温暖。每到此时就会提醒我们:该回家了。

按照山西的传统习俗,正月初一到初五是不许动火做饭的,因此人们要在春节前把面食准备好。但现在“不生火做饭”的习俗已经改变,但在年前准备面食的风俗还是保存了下来。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历来为人们所重视。除夕,这里家家通宵不眠,谓之“熬年”。次日凌晨早起的人们放鞭炮、拜尊长、吃饺子。饭后出拜邻居长辈,人人见面互相庆贺。在初一至初四这四天当中,扫地土不外倒,到初五清晨才一并倒出,被称为“送穷土”,山西人称“送五穷”。

每逢过年,闻喜人必不可少的就是蒸花馍,寓意生活吉祥如意。

花馍的制作是颇为讲究的,只见他们成竹在胸,经过一番搓、捻、擀、剪、切、捏、揪、压、挑、卷等手法,花鸟草虫、飞禽走兽便从他们的手底下活脱脱地变出来。经过点染描画,组合搭配,刚才还是白描的面制品已经花红叶绿,凤翔鱼游,蛇盘狮吼,栩栩如生。

山西好多地方都流传着一句俗话“不出正月都是年”,整个正月里,处处都是欢声笑语。山西过年,年味儿真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