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子会说天地不仁却要向天地学习 老子想告诉我们什么?

2020-05-07 文化 159阅读

国学经典渊远流长,尤其是老子的哲学思想更是深刻地影响着华夏民族的思想。老子的五千言本来是分为上下经的,上部为道经,下部为德经,但是现在的《道德经》已经看不到有分上下的痕迹,经过了历朝历代的演化,经过许多人经手编排之后才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道德经》。虽然是经过加工筛选,将一些难理解的词汇换掉了,但是依然让很多的读者对其中的深意很难理解,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探讨一些关于《道德经》里面,我们较难理解的片段。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觥?/p>

要理解好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老子的道的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就是无,无就是有,那么说天地不仁就是天地太过仁义。

为什么说天地太过仁义?因为天地对待世间万物都一视同仁,把万物比喻为像祭祀用的草狗一样,把草狗做出来后,就任其自生自灭,没有对谁有优待,也没有针对谁限制谁的发展。而圣人则是那些懂得了世间大道理的人,得道之人称之为圣人,圣人对待平民百姓也是太过仁义,告诉百姓,这世间的道理,这世间的道就是如此,但是有何造化全凭自己任由发展。老子把天地形容成一个巨大的风箱,风箱里面本来就是虚空的,什么都没有的,但是你越用力去推动它,这个风箱就能源源不断的产生风出来。

老子这是在告诉大家,天地已经造好了世间万物在这里给所有人,所有的条件和环境都有了,能有什么造化,就看自己出了多少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再继续延伸的话,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天地间,只要你想要的东西,只要你用对了力,就可以得到它。不管任何东西,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有可以变无,那么无也可以变有,最后还是离不开那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