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期间的假设是

2020-06-30 财经 86阅读
1、会计主体
(1)定义: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与其他经济实体相区别,从而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2)要求。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
(1)定义: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2)要求。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作为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3、会计分期
(1)定义: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间隔相同的期间。
(2)目的。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间隔相同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3)要求。在会计期间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等。
4、货币计量
(1)定义: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要求。由于某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如企业经营战略、市场竞争力、研发能力等,难以用货币来计量,但这些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而言也很重要,为此,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非财务信息来弥补上述缺陷。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