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听到“映山红”这首歌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上山下乡的坎坷经历,那段岁月让我流连忘返,魂牵梦萦。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我们乘坐着火车奔驰在广袤无垠的东北大地上,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天,天上飘着洁白的雪花,银装素裹、婀娜多姿、美丽而壮观。静静的大地尽情地沐浴着上天赐给它的甘露。
离村子还有五六里的路程,远远地就能听到大喇叭播放“映山红”的歌声。歌声嘹亮悦耳,耐人寻味。我们来到了住地,看到简陋而破旧的房子,四面透风,周围一片凄凉。黑夜里刮着大风,把外面的大树和野草刮得“呜呜”作响,偶尔,远处传来狼的叫声。
通过劳动锻炼,我初步掌握了基本农活,工作表现积极肯干。干农活之余,我们搞起了夜校和图书室,并且自己动手制作了篮球架和乒乓球案子,后来又成立了一个文艺宣传队,丰富了文化生活。由于我表现优秀,公社大队干部找我谈话,让我到落后生产队担任生产队长。我二话没说欣然答应了,然而没有想到在那浩劫的年代里,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召开全体社员大会上,当宣布我担任生产队长时,在场百十号社员全部“呼”地一下站了起来,挥舞着拳头大喊:“我们贫下中农不欢迎你们,滚出去!”当时这么大的阵势可把我们吓坏了,特别是女青年吓得直哭,会议不欢而散。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我们怀着无所畏惧的心态面对一切,通过谈心使动摇的青年们留了下来,恢复了生产,整修了房屋,制定了规章制度。对个别破坏生产的人实行了强制措施,使生产队的生产生活有了质的变化。第一年,我们获得了大丰收。在此基础上,我们一鼓作气有了两台大马车,又成立了施工队,开始了新的创业。看到这些成果,我感慨万千,长长舒了一口气。抬头眺望着远方,看到地还是那么宽,天还是那么蓝,山峰还是那么巍峨秀丽,我们胜利了。
几十年过去了,当我又一次来到这片土地的时候,旧貌换新颜,但这片泥土的芳香没有变,乡愁没有变,乡音没有变,还是那么清澈淳朴。我仿佛又看到了战天斗地的场面,仿佛又听到了昔日的歌声“映山红”。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如何生活的时候,
已经开始需要料理自己。
把自己料理得有条有理的,是“知青”。
把自己搞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种地是咋回事的时候,
已经扛起农具下了地。
可以和老农赛一赛的,是“知青”。
真他娘的不象样、不赶趟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起码的建筑常识的时候,
已经脱坯、打垒、盖上了房。
把房子盖成了的,是“知青”。
把房子整塌了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骡子与马的区别的时候,
已经喂猪、养兔、甩着鞭儿赶羊上山冈。
把牲口伺候得膘肥体壮的,是“知青”。
把牲口喂死了、整垮了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顺山倒”号子的时候,
已经抡起大斧伐木进山林。
输送出大批木材的,是“知青”。
缺了胳膊少了腿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大火厉害的时候,
已经顶着大风冲火海。
烈火中玩命地挽救别人生命和集体财产的,是“知青”。
烧成木炭、毁容伤残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世故人情的时候,
已经凭着朴素情感当起了“愣头青”。
敢爱敢恨、勇敢无畏的,是“知青”。
被人利用、好心办坏事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戒条森严的时候,
已经投入了稚嫩而热烈的初恋。
情深意长、花好月圆的,是“知青”。
一意孤行、欠下孽债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思念之情常常要压抑的时候,
已经开始自己折磨自己。
立志“不混出个人样不回家”的,是“知青”。
逃票扒车、忍饥挨冻、背个处分也要回去看娘亲的,还是“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