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这句话什么意思?

2020-09-20 文化 742阅读

这句话的意思为:物质世界的气化流行,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其规律性的。

出自宋代欧阳修所写的《原善》。

《原善》是其治学高原上的顶峰,戴氏以近乎密不透风的思辨功力,兼以百炼成金的辞章推衍,字字皆神,廿载辛苦不寻常,终于育成一朵绝世独立的哲学之花。

作者贯以续绝开新之志,以文献索证文献,以哲学对接哲学,成功地找到那根能成功出入戴震哲学迷宫的"阿里阿德涅线团"。

深入其内,跳出其外,使本书既有精深的哲学洞悟,亦有精妙的人生识见,融学术与生活为一炉,臻于善焉。诚如成中英先生所言,"将是一个研究戴震之学的里程碑"。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

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

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一天晚上,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

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欧阳修又做了颍州(今安徽阜阳)太守。在颍州,他照样寄情诗酒,自认为过得比在洛阳丝毫不差。

后来要告别颍州时,他怕送别的吏民伤心过度,写诗安慰他们说:“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仍是不改诗人酒徒的乐天本性。

欧阳修的官位越来越高,他写过的歌词也在社会上越来越流行。传说,颍州有一位歌妓会唱欧阳修所有的词。

后来欧阳修出使辽国,接待官员请来当地一位歌妓助兴,嘱咐她好好款待欧阳大人。歌妓只是答应,并不多说话,大家还以为她毕竟是边远地方的歌妓,什么都不懂。谁知席间歌妓一开口,唱的竟全是欧阳修的词。由此也可见欧阳修的词在当时影响之大。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