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网络文化和非主流文化
在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之中,我们的生活日益离不开网络,它使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的普及使现代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形式。本文分析的便是在网络文化中衍生的一种流行文化形式———网络非主流文化。
所谓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又称为“第二媒介时代”[1];而非主流文化,顾名思义,是指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非人云亦云的小群体亚文化,是社会大众媒介主流文化的补充。[2]其传播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尤其以张扬个性、崇尚另类的90后的群体为主,是近几年才在网络中作为一种亚文化群体快速发展起来的新文化分支。
二 网络非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
如果要直观地来了解网络非主流文化现象,那么我们就应当先来了解它的一些表现形式。
(一) 图片风格———雷同的青春表情
照片拍摄方式通常是用手机自拍,选取的背景题材通常是摩天轮、电线杆、气球、铺满落叶的地面、有大片云朵的天空、血迹、公园的长椅上旁若无人的深情拥吻等等。
一般男生们的发式是前面很短耸立着,后面很长耷拉着,戴板材的眼睛框,穿宽大的衣裤,从背后看上去分不清男女;女生则是以可爱为主要基调:齐眉的厚重刘海加上浓浓的睫毛,水汪汪的大眼睛,樱桃小嘴。摆POSE时会装出痴呆,颓废的表情,喜欢斜45度对着镜头嘟嘴巴以表现出很“卡哇伊”的感觉。脚的摆放以内八字居多,略带暴露和挑逗的特征。而这种拍照姿势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很流行的非主流萌文化。
在电脑后期制作而言,非主流图片具有明显的软件修正痕迹,像有突兀的粉红色晕的脸颊;瞳孔大且虹膜颜色不同于寻常人的眼睛,奇怪颜色的头发等等。而且会特别编排图片的色彩平衡度,制造出如黑白效果等特殊效果,并添加字体各异、错落不一的文字以来重塑画面,力求使图片从构图到色彩再到排版都表达某种心情。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网络非主流图片正逐渐显示出模式化的趋势,这主要是由其喜好者的审美观确定的,比如,在大部分非主流人物图片中,女生喜欢浓妆瞪眼鼓腮装嫩,男生喜欢奇装异服逆光扮深沉,不仅图片丧失个性,而且也凸显了青少年非主流图片缺乏一定的深度。
(二)文字风格———火星人的语言
出现火星文,这是一种使用同音字、音近字、 特殊符号来表音的特殊的网络输入法文字,目前已发展成为由中文繁体、日文、韩文、英文、古文字、冷僻字、表情符号等非正规化文字组合而成的字体。乍看真的很像是乱码或打错的字,有些“火星汉字”只能在《康熙字典》或《辞海》才能查到,一般的新华字典都查不到,所以火星文也意指地球人都看不懂的文字。
“火星文”在中国大陆首先作为一种游戏用语在泡泡堂流行,接着又通过QQ资料及聊天快速散播,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共用语言。当使用人群和新生词组形成一定规模后,就出现了一些热衷软件开发的网络高手制作出“火星文”专用软件。
不可否认,火星文在网络语言的活跃中起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作为火星文的追捧者和传播者的新生一代的青少年群体在文字、文化方面也受到一定的负面误导。
(三)网站风格———早熟的青果
非主流网站推出了诸如非主流QQ空间模板、非主流手机壁纸、传授制作非主流图片、火星文、非主流音乐、非主流资讯、非主流个性签名、非主流化妆技巧、非主流服装搭配等“非主流潮人”club,不少90后成为此类站点的忠实粉丝。但是非主流网站就目前来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从繁荣走向平稳,大量相同内容泛滥,同时站内不时充斥着不健康的人生态度、广告、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很大不良影响。
最典型的是QQ空间,像 QQ签名、非主流模块、非主流flash、嘟嘴派、惊悚照、PS照片等。非主流们把QQ空间装饰得流光溢彩,他们常常会在QQ空间贴出一些暴力、血腥、自残、颓废、暴露的图片,旁边还配上一句话,如:“失去你我的世界就没有意义”;“爱你是我活下去的唯一理由”等等。空间背景大都是黑色,日志是会闪动的“火星文”。 虽然他们注重 QQ 空间与博客等的装扮,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很强,但是从内容来看,具有可读性和学习性的文字材料偏少,多的只是夸张的装扮、劲爆的图片、视频、流行音乐结合装扮的简单堆叠,实质较空洞。
现实生活中他们的言行也偏向浮躁化庸俗化。他们讨论的话题主要围绕时尚明星、流行歌曲、非主流服饰、低俗笑话和游戏人生、嘲笑、躲避崇高,还发布一些关于爱情,特别是失败的爱情的日志。表现出他们无人关心,渴望得到肯定、被认同,以个人为中心,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对目前的社会失去希望,自暴自弃等颓废的思想,小小年纪似乎早已看破红尘。
三 网络非主流文化的一般特征
1、社会性和现实性
作为亚文化群体的网络非主流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火星文的广泛流传和非主流另类图片的繁衍为代表的网络现象已不仅仅是一个团体或圈子的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社会共有的亚文化现象的体现。可以说,非主流文化的产生是社会成员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当今社会急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众文化逐渐出现日益严重的媚俗化倾向,致使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受到社会负面影响而沉湎于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沉迷网络娱乐、游戏、聊天等,学习兴趣下降,反而将思想颓废、精神萎靡作为一种另类时尚的生活方式。
2、自发性和偶然性
一般情况下,网络非主流文化是在网络中自发形成的,是一种没有组织和计划的偶然的自由文化,之所以其在形成中逐渐被很多青少年所接纳,也是由其文化特性符合青少年心理所决定的。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好奇心最强的时期,他们不喜欢追逐大人的脚步,而企图用特立独行的方式来证实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3、盲目性和从众性
非主流文化的视觉冲击和个性解放的特点吸引了不少青少年的追随,当我们从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他们具有较强的发展性、可塑性和叛逆性,而且价值判断具有不成熟性和行为的盲目性,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也容易陷入时尚的从众模仿之中,这就是哲学中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所在。因此他们在追求网络非主流文化潮流时,除了具有盲目性还具有一定的从众性。
四、针对青少年引导网络非主流文化正确发展
(一)加强网络监管机制
我们需要加强网络传播管理,拒绝网络媒体的媚俗化发展,减少网络暴力、网络色情文化,以优化网络环境,并且努力创设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非主流网络环境。
《经济日报》原常务总编辑罗开富说:“不能总埋怨青少年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是我们没有给他们创造好网络环境。”[3]网络媒体应该整合过滤有害的信息,增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建设一批优秀的适合青少年休闲、娱乐、学习的高质量的专业特色网站,使之成为网络文明建设的主体。而相对于网络立法、道德自律而言,技术控制是最客观快捷的手段,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应大力加强网络技术研究。
(二)加强舆论法律监督
大众媒介应发挥社会舆论监督功能,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督,使之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效益。而要真正遏制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针对目前法律滞后于网络化的快速进程,难以适应规范网上信息和打击网络犯罪活动实际需要的现状,我国应尽快补充完善相关的法律内容,来约束运营商的不法行为,为网络文化的发展创建良好环境。
(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作为网络非主流文化主要传播对象的“90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正趋于成型,而虽然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所以很有必要让青少年认清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从而具备一定的网络伦理观念,能合乎道德地运用网络媒介,抵制低俗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侵蚀,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信息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利用网络媒介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创新,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坚持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从根本上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