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言表达更准确更贴切高中作文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是语文能力与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实现语文素质教学的必要途径.初中阶段的作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比起小学作文从形式到理论都需要一种飞越. 初中生生活阅历与生活体验较少,因此也就很难写出情节动人,说理深刻的文章;但是,初中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接受力强,因此,摹仿就成为提高作文水平最有利的途径.如何摹仿才能潜移默化地去指导创作呢?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去分析范文.如:让学生先分析范文的构思.先让学生思考如果写这个题目的作文将怎样写,再与作者的构思作比较,找出区别与不足,这样就较清晰地接受了新的写作思路.让学生找线索.线索是学生写作常被忽略的问题,所以要重新认识它,线索也是文章的血脉,因此血脉“通”,文章自然“活”.在教师的引导下还要让学生去体会语言.体会语言的流畅自然、体会语言生动的表现手段、体会语言基调与主题表现的关联.让学生用“心”去做到这点,并说出文章的写作意图.可以让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教师可做适当的引导.摹仿的目的是创作,不是教条主义,不是照本宣科.摹仿是要学生开阔视野,打通思路,继承别人,丰富自我,有所创新. 由于命题作文的条条框框,将学生的思维空间层层束缚住了,教师应打破条条框框让学生思想解放出来.如教师在作文课出题目《雪》,对学生先不做任何要求,让学生随意写,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学生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像一支风筝被《雪》这根线拉着在湛蓝的天空中飞翔,有的同学会借景抒情,有的会借景忆事,有的会写雪中童话,有的会写成随笔……五花八门,但都是学生思想的闪光.最后,各种类型的文章都读一读,让学生交换思想,学生的思维空间就会得到大大的扩展,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就是遇到命题严格的作文也可以触类旁通,灵活运用了. 命题作文仍是当前学生作文的一种形式.那么教师对作文题目正确地把握便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否则,就会有“一失足成通篇恨”的遗憾.教师在做启发性指导时,可以遵循这一原则:(1)将抽象的题目具体化.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可理解为是让写“生活中一件深刻而美好的往事或一件美好的事物”.(2)将具体的题目抽象化.如《爸爸的目光》可理解为是让写“歌颂伟大父爱的,以目光做线索的文章”.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经常对题目做一下启发的指导,增强学生写作的热情,使许多同学从“山重水复”中走出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标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有了这种认识,文章就会大有起色.标点符号能使语言意思表达得更准确,更贴切,更到位,正确使用它能收到语言文字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如初中语文课本三册《爸爸送书》里面: 60多里路……/一本无用的书…… 此处的省略号可谓“无声胜有声”,表达的是那种深沉而凝重的父爱,纵有千言万语也无以表达,“两个省略号”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标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的认识,这将对学生作文增添许多妙处. 总之,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动的个性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勤于思考,追求创新,久而久之,就能开拓学生的思路,打开创新的大门,教学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