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20-05-22 综合 211阅读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来源:新华社胡锦涛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一)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这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方向,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
必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二)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基本含义: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长期的基本方针。
(三)继承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立足时代和实践,不断开拓创新
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
2、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塑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非典精神”……这些成型化、成熟化、社会化了的革命精神构成了时代精神的主旋律,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当代形态的主要内容。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行为规范问题,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求:
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要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和完善不同层次的道德体系。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1、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推进科学事业的发展;科学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是推动社会主义改革的巨大力量。
3、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