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什么前期准备?

2020-04-23 教育 182阅读
一、积累社会经验,建立人脉网络;
中国社会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社会道德理念远远高于生活实际。从小人们就被以很高的道德标准要求着、教育着、灌输着、管束着,无论是正规学校,还是没有文化的家庭,即使父母都是流氓混蛋,他们也会要求子女做圣人!
老鼠不知道这种现象缘何而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受教育的时间越长,你与社会实际脱节的愈厉害——因为,你始终被一种理想化的教育欺骗着、蒙蔽着。
很多知识分子与社会格格不入,许多老师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与社会的沟通能力很差。
我们不能埋怨中国社会的平均文化素质太低,因为这是现实,你必须接受。如果你想自主创业,就必须学会与这个文化素质不高的社会打交道,否则,这个社会根本不认你。
客观地说,不是我们社会的素质太低,而是,我们要求的起点太高;如果你能深入了解这个社会,就会发现大多数人(无论其文化素质高低)本质还是善良的,只是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时,多数人会首先考虑个人利益而已。
大学毕业生一般要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去理解、适应这个社会,有些人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取决于个人的心态和适应能力。在这期间,要广泛建立人脉关系。
关于“人脉”一词,老鼠在《大学中能学到什么》一文中有详尽释疑,本文不再赘述。如果你还是认为“人脉”是一个贬义词的话,那老鼠建议你还是放弃自主创业的打算吧!
二、 了解供销渠道,把握市场动态;
创业前这几年,你最好选择与你即将创业的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公司及企业作为学习的基地。
你的目的是去学习,所以,不要计较收入高低。要多长心眼,多做工作,多接触业内人士。
你要注意了解该公司的进货渠道(或是原材料的来源),从哪里进货,价格是多少?进货的质量与季节有没有关系?一年中不同时间的进货量等等;尽量争取机会参与进货,与你未来的供应商先行建立良好的关系。
其次要了解销售渠道,公司产品的理想销售目标是什么?实际都卖到了哪里?价位如何?客户都有哪些?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对目前产品的满意和不满意之处各是什么?销售环节也是你必须要介入的关键部位,一定要与一部分客户建立直接联系,并努力研究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可能是你事业起步最关键的一点。
建立人脉还包括在采购、销售的队伍中,培育自己的关系网,其中的某些能人,可能就是你未来公司的骨干力量。
建议想创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首先到小一点的公司去做上一年半到两年,小公司人员少,内部管理不够严格,很容易跨部门工作,有利于你全面掌握各方面信息。第一份工作至少要做到一年半以上,因为这样你才能全面地了解这个行业一年四季的经营情况。
第二份、第三份工作可以短一点时间,但最好接近完整的一年。这时你可以选择大公司就业,注意观察了解大公司的部门设置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和实际执行情况,同样要设法接触大公司的供销渠道,注意与小公司进行比较其差异。
三、 学习管理经验,明确优势劣势;
无论在大小公司,你都要注意观察了解其基本运营成本。
每月的房租、水电等消耗;
员工工资及奖金;
意外支出可能有哪些?
会计如何做账?
如何与客户谈判?
合同怎么签?
与工商、税务、城管、派出所都发生哪些联系?
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有哪些?
哪些是刚性规定?
哪些是原则规定?
原则规定的尺度如何掌握?谁来把握等等。
上述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你在创业前至少要掌握到80%以上,否则,等待你的只有失败。虽然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你的起步创业资金有限,不可能允许你犯大错误。
在创业前,一定要认真学习ISO9000。ISO9000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它能教会你管理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怎样去管理,哪些方面是重要的,哪些是辅助的。
学习ISO9000的最佳时机是你完成第一份打工后,寻找第二份工作之前;因为这时的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理论学习,能够提高你的水平,然后带着问题再去实习,会有很大收获的。
自主创业前,还要对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行认真分析。
大部分人常犯的错误是:只看到自己的优势,没有看到自己的劣势。
中国社会的传统是重视手艺,高度评价手艺,有所谓“一招先,吃遍天”的说法。
所以,常常有人说:“我有一个别人没有的产品!”、“我的技术是一流的”。
这只是优势的一面,但其实也可能是劣势。
一个很好的产品,并不能保证销路一定就好,因为市场是不是接受它,不取决于产品本身,而取决于人们的观念和习惯。
Windows NT就是很好的产品,其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远远超过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但是,连Microsoft这样的大公司都无法扭转市场的需求。
市场,只能屈从。
此外,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一定不是优秀的管理人员;好的管理人员,在技术方面一定是差一些的。因为这需要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
自主创业时,优秀的技术人员可能一抓一大把,但优秀的管理人员基本是凤毛麟角。
老鼠此文是写给想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未来的老板、优秀的管理人员的。如果你自认有管理的才能,那就找个优秀的技术人员做搭档;如果你不肯放弃技术,那就要找个信得过的管理人才。
请你记住:技术能力对公司的贡献不会超过25%,而管理能力则不会低于70%。
希望未来中国的亿万富翁中,多几位大学毕业生。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