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正大学是不是江西人之痛

2022-08-22 教育 64阅读
是啊。、是江西教育之痛。

江西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徐孺子,陆九渊,王阳明,欧阳修,陶渊明等古代大孺,大思想,大教育家家都出自江西.然而有着深厚教育基础和资源的江西却在1952年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冲击.国立中正大学(原中国十大重点国立大学)就此瓦解了......

  国立中正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创建于江西抗战后方泰和县杏岭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1940年教育部拨款法币一百万元给江西省政府,在泰和杏岭成立国立中正大学,校名取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大中至正”。1940年9月,国际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原中央研究院院士,有着中国植物学之父美誉的赣籍学者胡先骕博士被任命为校长。

  创办之初,正大设政治、文学艺术、理、工、农五学院。学校的创建和胡校长的知人善用,在“名人名校”的构想下,他招纳才贤,许多一流学者到校任教,其中更是有众多江西籍学者,在爱乡爱国的热忱之下,纷纷放弃原有优越的工作条件报效乡梓来正大任教。中正大学名家汇集,成为一时之盛。到1944年4月胡先骕辞职离任时,校本部已拥有专职教师203人,其中教授71人,副教授39人。他们中,有从本省“法专”、“工专”等校调进的雷洁琼、王修采、王易等教授,有从沦陷区来的俞调梅、姚名达等教授,有放弃较为安全环境从西南大后方来的蔡方荫,戴良谟,周拾禄等教授,有舍弃在美国罗杰斯大学优厚生活条件和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辗转万里来校执教的双博士黄野萝教授。他们造福桑梓、报效祖国,在距抗日火线仅一百多公里的大学辛勤耕耘,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难忘的回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立中正大学随即迁往南昌望城岗。

  从立校之始到1949新中国成立,该时期的国立中正大学,前有抗战艰辛后有内战纷乱,在不平静的时代大背景里,正大师生的勤勉奋进,使正大成功跻身民国一流学府的行列,为全国19所国立大学之一,并被誉为民国发展最为迅猛的国立大学,诸多学科均为民国时期学界之翘楚。

  1949年9月,国立中正大学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设政治学院、文学艺术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16个系。1949年更名后,学校仍为国立综合性大学,直属中南教育部领导。
  1953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国立南昌大学大部分学科、专业调整至中南区的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工学院等14所高校,保留了师范部的中文、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和艺术7科,学校改为江西师范学院,性质由综合性大学改变为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与此同时,在江西,以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为基础,单独组建了江西农学院(现江西农业大学);1962年,江西师范学院生物系又被调至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

  自此以后江西教育跌入低谷,至今江西教育也没有了任何起色.如今南昌大学也没有继承衣钵,重振国立中正大学的雄风.而南大(原指南昌大学)这一简称也被南京大学取代...

  南昌大学农学院迁往莲塘,合并江西兽医专科学校和江西南昌农业专科学校(原信江农专),成立“江西农学院”(今江西农大前身);

  南昌工学院采冶工程科并入中南矿冶学院,

  农业工程科并入华中农学院,

  水利工程系及专修科并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1953年,南大体育专科移交国家体委,于同年10月成立中南体育学院;

  南大文法学院的文史系、俄文系和专科并入武汉大学,

  经济系并入中南财经学院,

  教育系和师范部教育科并入湖南师范学院;

  南大理学院的物理系、化学系并入武汉大学,

  数学系、生物系并入中山大学;

  南大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和专科并入华中工学院,

  土木工程系科并入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化工系和专科并入华南工学院;

  南大师范部之俄文部并入华中师范学院,

  史地科地理组并入华南师范学院。

至此,1953年10月,国立南昌大学撤消,学校改名为江西师范学院,继承南大师范部之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艺术七科和全部校园校舍,68.6%的图书及其他教学设备,文法学院、理学院和师范部51.1%的师资,成为正大和南大的唯一余绪。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