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评课
时慧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卢老师上此课时激情四溢,感染力很强,而且教学过程环环相扣,高潮不断。精彩的环节太多,我择其一而述之。
[简笔画独具匠心,形成亮点]
在这堂课上,教师两次作简笔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成了教学中的亮点。
第一次,老师教学文章的第二大段——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天安门城楼的布置和前来参加典礼的群众队伍云集“丁”字形广场的情况。老师要求用“读”的方法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在读时注意老师的演示。此时,老师注重对学生读的语气及理解上的引导,读出、读好关键词句(包括各位置上的设施),同时画出方位。让学生对说明性的会场布置一下子有了感性的认识,老师通过简笔画把这段课文的重点显示出来了,从整体到部分,又回到整体。形象直观地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使学生自然深刻地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而后老师又利用这简笔画指导学生复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有条理的复述能力。简笔画加上有层次、梯度型的教学设计,既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最基本方法,也有效地结合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这一切可谓是水到渠成。
第二次,是句子教学。“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是《开国大典》中的重点句子,它集中表现了获得了新生的中国人民无比激动、无比欢乐的思想感情,也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值得学生熟读成诵。老师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再一次用简笔画画出了一幅中国地图,同时在图上示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白山黑水”的位置,让学生融语言的蕴涵、形象内涵、情感内涵于一起,理解了全中国人民热切的期待和快乐,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排比句的感染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卢老师利用简笔画这一形象的教学手段,加强了教育的形象性,突出了重点,攻破了难点,使学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http://blog.xhedu.sh.cn/blogweb/more/detail.asp?id=1356
开国大典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F%AA%B9%FA%B4%F3%B5%E4&z=0
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会场
举行开国大典时天安门修葺一新,城楼上横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中悬挂毛主席的巨幅画像(40年代着冠照)。两旁的标语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没有国徽,因为9月25日、26日政协的座谈会及审查委员会上认为还要修改,所以27日全体会议上只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纪年4个决议。
那时,东西三座门(正式名称为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及南面长长的甬道,甬道两边长长的红墙,正南门即砖石结构的中华门都还存在,形成了一个丁字形的封闭的会场。与8个月前北平刚解放时的天安门前比较,可说是焕然一新,宽广平坦得多了。此外在现在国旗旗杆的地方已竖了一根当时看来已很高的旗杆,旗杆上有一个金色的顶。中华门外正阳门、前门箭楼两旁的许多建筑物上都张灯挂旗。“北平东站”、“北平西站”的大字一夜间都改成“北京东站”、“北京西站”了。会场里的工人、学生、干部、市民、城防部队都举了临时赶制的五星红旗及其他红旗、红灯和彩色小旗,特别是用红绢糊的大小不同的五角星灯,真是成了红旗红灯的海洋,只有市民中戴了小白帽的回民同胞举着绿底白色的星月旗,显得分外不同。会场上的群众共达30万人,分区席地而坐,很有秩序。金水桥北没有现在的观礼台,但搭了两个简单的台子,一个供大会指挥用,一个给惟一的外宾观礼团,这就是前一天刚到的以法捷耶夫为首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受检阅部队则站在东长安街。
那时交通工具少,群众近则列队步行来,远的坐火车来。我当时所在的单位,临时编为华北革大第四部,住在西苑大院。华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队伍迤逦一里许要步行到清华园车站。天未亮起床,到车站已7点,乘装煤的黑敞篷车,走了两小时才到前门车站。经过西直门车站时还见到门头沟工人也坐火车来。虽然“旅途”这样艰苦,但大家情绪高涨。在前门席地而坐等到下午两点才安排进入会场,午饭是馒头凉水,每人领到三块糖、两个梨,是节日优待。
庄严隆重的开国大典终于在10月1日下午3时开始。那天早晨是阴天,上午和中午还下了一点小雨,但下午却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万民同庆。典礼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国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游行。毛泽东主席宣读的公告,约九百字,虽未收入新出的八卷本《毛泽东文集》,但收入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及《共和国档案1949-1996》。http://baike.baidu.com/view/2194.ht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