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的发言人和新闻发言人有和不同?
外交似乎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不敢问津。本书以一种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首次披露了外交部发言人许多鲜为人知的逸闻、故事和面对媒体的技巧,以及外交部新闻发布机制等。上集回放:发言人要政治素养高,业务素质高,有较快的反应能力,有一定的公关、组织能力和亲和力。十四、取消翻译之后“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机制”。其实,这句话不完全对。说它对,是说发言人确实代表的是一种机制,发言人就是代言人,是对外发布消息、表明政府立场、解答政策疑问的渠道,所说的话不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言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有一次,外交部的一个发言人在外地出差。晚餐时,他和朋友从电视上看到他又就某问题发表谈话了。所以,发言人虽然不在北京,但是发言人机制在。机制仍然可以利用他的名字表态。当然,工作人员最好在用他的名字表态之前通报他一下,以免让他本人都不知情。说它不对,是因为它说得不完整。发言人不仅是一种机制,同时又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如果仅强调发言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容易理解为发言人仅是一个被动念稿的机器,忽略了发言人还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面。其实,每个发言人都有不同的风格,水平有高低不同,魅力也有不同。有的发言人习惯照本宣科,有的发言人愿意在政策允许的框框之内尽量自己发挥。外交部长李肇星在任外交部发言人时说:“外交部发言人,既是人,也不是人。”这一说法就很完整。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从1996年9月1日开始不再提供翻译。此后,国内反应良好,认为此举对提高中文地位、弘扬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外国记者、驻华使团总的来说对这一决定表示尊重和理解,会中文的外国记者开始用中文提问。但是,不少记者由于语言不过关,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对这一做法非常不满,于是出现了下面一幕。一个英国记者利用提问的机会发泄了心中的不满:“外交部决定取消新闻发布会的英文翻译,当然中国方面有权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在中国宣称正在对外开放的时候,这样做是不是有悖于开放的精神呢?这么做是不是某种形式的倒退呢?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保留英文翻译,不是能使发言人更好地、更加自如地回答问题吗?若非如此,你们在国际场合被记者用英文提问,不就像掉进‘狮子窝’一样吗?从文学方面讲,汉语像中国文化一样在世界上受到了广泛的尊重,是孔子、李白和杜甫的语言。那么,一周两次地将他们的语言翻译成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语言就一定是一件糟糕的事儿吗?为所有参加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人着想,做出这一决定的决策者们还有可能改变决定吗?”当时,外交部发言人的回答也非常绝:“你刚才几乎作了一篇讲演。我们已经做出了这一决定,而这一决定是与中国的开放政策完全相符的。中国开放的目的之一就是不仅要让中国更加了解世界,也要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我们这样做正是为了把中文推向世界。各位记者都生活在北京,一定发现中国人对学习国外好的东西有很大热情。但是,我要问,是不是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对于学习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也有着同样的热情?比方说,对于西方文明已经有所了解的人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一下东方文明,是不是也应该了解一下20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老子和庄子呢?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一下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和杜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