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看到有朋友诉苦说,家里的猫咪在玩耍的时候,或者在主人抚摸的时候,“毫无理由”地咬人,有的还抓人,主人的胳膊上经常是斑斑驳驳……有的家庭成员甚至因此嫌弃猫咪。那么猫咪为什么爱咬人呢?
猫咪象一切以捕猎为生的食肉动物一样,从生下来开始就面临着竞争,虽然还没睁眼,但是他们已经本能地开始互相争夺奶水最多的奶头,最强壮的小猫有时会把弱小的小猫挤到一边,自己独占奶水最多的奶头。这是自然界的一种“优胜劣汰”,只有健康的小猫才能生存下来。等到小猫长大一点,就开始跟兄弟姐妹们玩耍,这种玩耍实际也是一种学本领的过程。猫妈妈会教小猫咬住猎物的颈部、一招治敌(家养的猫没有机会去捕捉活的猎物,这招通常是猫妈用自己的一个孩子做示范,演示给其他的孩子看)。同时,对跑出猫妈的“安全范围”的小家伙,猫妈还会咬住孩子后脖子处的皮,把小家伙叼回来。
小猫长到两个月,就该离开妈妈了。到了新的家庭之后,成了“独生子女”,因此猫咪就把人(特别是人的手指头或脚趾)当成了自己的玩伴。活泼淘气、好奇是幼猫的天性,他们有时候喜欢抱着人的手指头啃咬,一方面是在玩耍,另一方面也是在磨牙(猫咪跟人一样,是要换牙的)。人又总喜欢用手去逗他,小猫的小牙牙咬在手上的感觉也是怪好玩儿的,而且又不疼,因此很多独生子女猫的家长就没有加以管教,从某种程度上说,就纵容了猫咪咬人习惯的形成。还有人喜欢用手拿着食物喂猫或用手拿着玩具逗猫,小猫还没有学会缩爪子,不知轻重,一不小心就会抓人一下。如果主人不加以制止、让猫知道这样做不对,猫咪就会养成抓人的习惯。等到猫长大了,牙齿又大又尖、指甲也锋利了,再象小时候这样啃一下手指头、抓一下胳膊,可就吃不消喽!这时再想管教,也不象小时候那样容易了。
那么应该怎样防止猫咪咬人和抓人呢?首先,要从小给猫咪养成良好的与人类接触的习惯,让他知道他的有些行为是主人所不喜欢的。当小猫在玩耍时下意识地抱住你的手指头啃咬的时候,你可以一边大声喝斥或发出表示生气的声音,同时马上在他头上轻拍一下(力度要掌握好,不能太重,否则他会恨你;也不能太轻,否则他会以为你在跟他玩儿),然后再把手指伸给他;他一般会出于报复性的心理再次咬你,这时你再次在他头上拍一下,再把手指伸给他……如此反复四五次,直到他不用力咬你的手,只是轻轻把你的手指在嘴里含一下为止。下次再遇到他咬人时,还采用这个方法,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猫咪磨牙和玩耍的需求还要照顾到,你可以准备一些玩具给他,比方说纸团、猫专用的玩具小老鼠等等,让小猫能发泄精力,满足他啃咬的本能需要。
那么如何教育小猫在跟人接触的时候不出指甲呢?道理也是一样的,当他在热烈、焦急地从你的手里吃食物的时候会不小心咬到你的手,这时你要发出表示生气的声音或大声喝斥他,让他知道你不喜欢他这样做。在跟猫玩耍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用手拿着玩具逗猫玩儿,猫在玩儿的时候没轻没重,而且他的反应速度比人要快,经常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抓到你了。你可以把玩具拴在一根长绳上,或者在一个细长的小棍子(差不多两根筷子加起来那么长)末端绑一根绳子,绳子的末端拴上玩具逗猫咪玩儿,这样就可以防止猫咪抓到你的手了。
再有一点,就是从幼年开始就给猫咪养成良好习惯,尽量不要用手去逗他,特别是不要把手指放在他嘴边然后又突然拿开,这种动作会使他把你的手当成猎物,本能地去扑抓和啃咬你的手。
其次,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考虑同时养两只猫咪。两只猫咪相互为伴,他们可以玩得很好,主人不在家的时候也不会寂寞,而且因为有了玩伴,他们“攻击”人的兴趣就会大减。
幼猫就象一张白纸,就象是人类的儿童,他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有通过主人的耐心教育,才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谐幸福地与人类生活在一起。
补充说明:
·被猫抓伤后,需要用碘酒清理伤口。
·被猫咬伤时,特别是被流浪猫咬伤,要在被咬后的在24小时内到区一级的卫生防疫站接种狂犬疫苗。
·不要忘了定期给家里的猫猫剪指甲。剪指甲的时候只要把甲尖的白色部分剪掉即可,千万不要剪到带红色的部分。
当猫卧在主人身边睡觉或与你亲昵时,常可听到它发出连续“呼噜、呼噜”声。大多数人都错误地认为这是猫睡觉时在打呼噜,实际上呼噜声是猫假声带震动时发出的声音。从医学的角度看,猫喉的骨架由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组成。喉腔分为3个部分,上部是喉前庭,尾缘是假声带。假声带和真声带之间的空腔是喉腔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是声带和软骨环之间的空腔,十分狭窄。猫的呼噜声就是假声带震动时,通过喉腔共鸣而发出声响。其实猫打呼噜时并没有睡着,猫在平时玩耍时、精神紧张时和真正睡着时是不会打呼噜的。只有猫感到满足时,或卧在主人怀里轻松愉快精神放松时,才会发出轻快的呼噜声。在这一点上,成年猫和波斯猫较为突出,而小猫一般很少打呼噜。波斯猫是因为鼻道较短才爱打呼噜,成年猫却是因为更懂得享受猫生,更了解人的爱抚和亲昵而发出满意的呼噜声。除此之外,小猫或大猫如果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停的发出呼噜声,就有可能是呼吸道感染病毒了,对此切不可轻心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