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是电视广播制式,PAL制又称为帕尔制。PAL是英文PhaseAlterationLine的缩写,意思是逐行倒相,也属于同时制。PAL由德国人WalterBruch在1967年提出,当时他是为德律风根(Telefunken)工作。
PAL制又称为帕尔制。它是为了克服NTSC制对相位失真的敏感性,在1962年,由前联邦德国在综合NTSC制的技术成就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一种改进方案。PAL是英文PhaseAlterationLine的缩写,意思是逐行倒相,也属于同时制。
它对同时传送的两个色差信号中的一个色差信号采用逐行倒相,另一个色差信号进行正交调制方式。这样,如果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发生相位失真,则会由于相邻两行信号的相位相反起到互相补偿作用,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因相位失真而起的色彩变化。
扩展资料:
PAL与NTSC制式的转换
1、PAL制式是每秒记录25幅画面。
2、NTSC制式是每秒记录30幅画面;(两种制式的画面的扫描线也不同)。
3、DV格式既不属于PAL制式也不属于NTSC制式,但它确实分为25幅画面/秒和30幅画面/秒两种版本。
4、透过镜头,PAL制的TRV-900记录的是25幅画面/秒,而NTSC制的TRV-900记录的是30幅画面/秒。
5、从数字端口(1394端口),TRV-900(其它数字摄像机也相同)既可记录25幅画面/秒信号,也可记录30幅画面/秒。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