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时代的产物。现代大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其职能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形成,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技术正在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对在各领域工作的人员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所有这些都必将影响到大学的存在和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99年大学开始扩大招生后,至2003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382万人,比上一年增长19%;研究生招生约26,9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4%。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1900万人,其毛入学率达到17%,①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截止到2002年底中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472所,其中本科院校630所,高等职业和专科院校842所,成人高校610所。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270多所;能够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230多所;能够授予学士学位的大学100多所。在近年中国实施的高等教育工程项目中,有95所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有35所大学进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985工程”。在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中,有56所经批准设有研究生院。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巨大的人口压力,国民的整体素质不高,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可持续发展等等,如何确定21世纪中国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如何在发展中形成大学的特色就成为摆在中国高等教育界面前的一个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在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应是: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使大学成为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学将于社会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服务于社会,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同时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确保文化的多样性,使大学真正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在21世纪,知识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拥有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哈佛大学荣誉校长Rudenstine指出:“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新性培训的智力资源。当智力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比其他资源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时,智力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表现得尤其明显。”②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掌握高科技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保证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促使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而这也是21世纪中国大学的根本任务。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转变人才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牛津大学校长Lucas说:“大学存在的更高价值是为了探究真理,发现和认识真理,从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③为此,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研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其一生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发展。”④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生学习的专业过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人文教育与实践环节偏弱的弊端依然存在。因此,必须根据人才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二)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是大学的生命线,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是21世纪大学的历史使命之一。21世纪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应该既是高水平的教学中心,又是高水平,有影响的研究中心。美国波士顿学院的 Altbach教授指出:“每一个国家都需要有一些大学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的世界级的研究或至少能够解释其它国家所做的研究。支持研究性大学的建立既不容易也不便宜,但却是必要的,因为研究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的中心。更进一步讲,只有大学才能够从事基础研究,因为这需要长期的责任和资源,这是工业所不能支持的。”⑤中国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教育与科研脱节,在很长时间里,中国的科研活动主要集中于国立科研院所中。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学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以上的项目,50%左右的重点项目,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的项目也在30%以上。高等学校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已占全国论文总量的60%以上。上述数字说明高等学校已经成为中国科研方面,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一支生力军。大学,特别是一批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中国知识体系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
大学产生与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推动着大学的变革与发展。从19世纪大学的科学研究来看,它们在发展科学知识中所做的贡献,直接的或主要的是在“纯学术”方面,充满着浓郁的理性主义色彩。正是因为过分追求纯学术研究,使他们成了自我封闭的象牙塔,限制了大学的社会作用的发挥。
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首先是在美国产生的。威斯康辛大学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明朗化了。1904年,范,海斯就任大学校长后,他把大学的社会服务向前推进了一步。范,海斯明确提出:“教学,科研,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服务应该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20世纪明确之后,不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在不断的增强。
从新世纪开始,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的高等学校,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的报告《21世纪的高等教育:挑战与任务》中说:“知识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创新,而技术的创新又能够调整就业结构,并在某些原有的领域或新领域增加和创造需求。与此同时,减少或取消某些领域和某些传统职业的需求”。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型教育阶段转变,社会要求大学培养各方面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为此,大学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在这方面,大学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充分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等现代高技术手段,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大学要紧紧抓住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研究,为国家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成果;考虑到中国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大学应加强为地方服务,特别是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提供科技成果和咨询服务。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是21世纪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要求高等学校在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同时,必须强化知识和技术创新,主动培植高新技术,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中国的大学还应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自身的利益。但这并意味着大学应去办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应通过产学研结合以及科技园发挥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学将进一步调整科研方向,使学校的教学,科研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使大学真正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现代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地球已变得越来越小,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开拓国际交流渠道,广泛开展大学之间的国际合作,就成了21世纪大学顺利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中国的大学,应该自觉地面向世界,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密切关注并及时吸收国际先进的科技教育成果,大力加强和支持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之间的国际往来,实现各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共享。东西方教育体系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认识和利用不同的教育系统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传统,我们就有希望在新世纪找到提高全球大学教育水准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本国和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这种广泛的国际合作将使大学真正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实践证明,大学在推动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证明了这种相互理解的重要性。同时,作为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大学要认真研究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等重大国际问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今天的大学也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的眼光,而国际交流和合作对于扩大大学生的视野是非常重要的。
(五)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目标定位的因素
综上所述,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又孕育着极好的发展机会。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都对大学的功能和使命,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研究的信息化校园平台正在形成。借助于这样一个校园的平台,学习者将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培养独立主动获取,加工,利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大学将大大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效率,加快知识传播的速度,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大学内部的教学科研资源与社会资源将实现高度的整合,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校园建设必将带来一场大学的革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的需求必将更加多样化,这就决定了我们决不能以一种模式办学,国家应在宏观层次上引导建立合理的分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类学校都有自己合适的定位,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
二、中国高等学校的定位与办学特色
在研究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之后,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即学校定位的角度研究一下中国高等教育。学校的定位应当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即高等学校定位的含义是指学校向社会提供劳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其劳务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从人才培养方面,由于社会需求不同,则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素质结构不同;从承担的科学研究方面,其科学研究可以分成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技术;而承担的社会服务方面则包括传播知识,和企业,公共部门合作解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而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所以,每所高校承担的任务,服务的类型和范围不同,其定位也就不同。
(一)高等学校定位分类的原则
90年代之后,中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行过程中,不仅仅是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学校的类型也趋于多样化,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模式和特色。一所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等,都需要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具体的大学定位,可以从多个角度,多种层面出发。但必须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的条件,确定学校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定位。下面是中国教育界提出的主要分类原则。
1、按学科结构分类: 18世纪之前,高等教育机构基本上只有大学一种组织形式,高等学校就是大学;但是从19世纪开始,欧洲高等教育机构从单一的大学组织形式大量分化出单科学院和应用型高等专科学校。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学的院系调整,也是按学科分类的组织形式进行的,所以至今中国仍沿袭这种结构体系,将高等学校分为综合性大学与多科性大学,单科性专业学院与应用型专科学校等。
2、按行政隶属关系分类:在高等学校结构调整之前,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将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部委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地方高校。部委属高校面向全国招生,面向全国分配;部委属高校虽然也是面向全国招生和分配,但主要是面向其对口的行业;地方高校一般是按其所在地区招生和分配。
3、按办学主体分类:根据办学经费来源和举办主体划分,包括国家主办的高校和公有民办的独立学院以及民办高校。目前中国的民办高校主要是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以本科和专科职业教育为主。
4、按人才培养目标分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将高等学校可分为精英型,精英—大众并存型,大众型三种类型,或研究型,通识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类型。
5、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认定的办学水平分类: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划分结果,旨在便于利用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发展。
1954—1979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共确立9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提出,1995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项目,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旨在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首先重点建设2所高等学校,使其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上,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确立较高的声誉和地位;此外,建设7所国际知名,并在某些学科达到世界水平的大学。其次,是着重提高和改善25所左右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重点学科比较集中,承担较多公共服务体系的任务的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使其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显著提高,一些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并在高等学校中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正是在上述原则基础上,我们参照了国际上的大学分类标准,对中国的高等学校进行一下定位。
(二)高等学校的定位及办学特色
在中国国内对大学的定位有各种分类原则,我们主要根据现在较为通行的大学层次划分,即相应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技开发等方面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能量级别,将中国1400所高等学校划分成四种类型。⑦
1、研究型大学 我们这里所讲的研究型大学是指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和部分虽然没有设置研究生院但能够授予较多博士学位的高校,其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在1:2,5左右。这类大学数量大概有 90所左右,它相当于美国的研究I型大学,约占中国本科大学的14,29%。这样的大学,主要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进行交流借鉴的桥梁。这类大学的目标要更多地体现在学术追求和学术影响力,更多地体现在围绕国家的目标培养一批拔尖创新性人才和产出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最终实现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2、教学科研型大学 这类大学主要是指大部分能够授予博士但数量相对教少的高校和能够授予硕士学位的高校,其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大于1:3。其中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相当于美国的研究II型大学。在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教学科研型大学正好处于中间层次,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从数量上看这类学校有410所左右,约占本科院校的65,10%,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其科学定位与良性发展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类院校以教学工作为重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其中部分院校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这类院校往往发展历史较短,综合实力较弱,与研究型大学不具有可比性。从其发展的目标定位来看,其发展目标应是争创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特别是是通过艰苦的努力,首先将争创国内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作为发展目标。从学科设置来看,该类院校往往不是学科门类很齐全的综合类大学,即使有些院校的学科比较综合,但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其学科的综合程度有限,其优势和特色集中在某些学科领域。从人才培养的规格来看,正如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高等教育的任务,即“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知识创新与知识贡献,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⑧
3、教学型大学 主要是指没有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本科生为根本任务的高校,数量大概有100多所。其中许多是近几年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这些院校绝大部分布局在省会城市之外的中等城市,常常成为区域内唯一的大学,对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智力保障与科技服务支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院校已经成为当地的教育和科研中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实力加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办学层次的提高不代表着办学水平的自然提升,由于这些新建院校的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历史积淀不多,知名度不高,生源及服务地区的辐射能力还很有限。如何面对变化的环境,妥善定位,办出特色,尽快实现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转变,真正实现办学内涵的实质性提升,是摆在这类院校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校定位上应考虑地方特点和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当地重点培养各类合格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其基本定位应该是: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开放的,有特色的“教学型”高校。少部分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办学条件特别突出的学校应在此基础上逐步向高水平学校发展。所以,这类学校的办学须立足于本科教育为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本科意识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加强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解放思想,苦练内功,在教学改革上有新突破,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新提高,教学基本建设上有新发展,教学管理上有新面貌,着力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高职高专院校 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一般被统称为高职高专教育。目前中国共有此类学校842所,在学校学生总数为876,4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的55%和在学校学生数的54,4%。积极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因为,它不仅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而且能够为当地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实用性人才。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国各地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社区学院,努力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逐步向一些有条件的地极城市延伸,改变了一些中心城市缺少高等学校的状况。高职高专教育的迅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是因为人民群众普遍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 的旺盛需求,一方面也是因为高职高专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多样性,多功能办学,能够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二是地方性,能够满足社区需要,成为地方文化教育中心;三是灵活性,办学形式灵活多样,能够方便人们就学需要;四是职业性,直接面向职业岗位,培养应用性人才;五是市场性,以市场调节为导向,反映灵敏;六是大容量,能够普遍容纳大量适龄青年入学,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长贡献最大,可以满足社会的旺盛需求。
三、21世纪中国大学的定位与发展特色
在21世纪前半叶,中国高等教育要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对现有的大学进行准确定位,并使一部分大学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就必须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制定有利与促进中国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机制和发展战略。发挥各个高校的优势和特色,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1、大学办学特色与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这两者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也就是说,“一流大学”必须是在相同的某一比较范围内的所有大学(至少是同类型大学)中综合指标名列前茅的大学,而一些大学并不一定是综合指标名列前茅,却同样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开放大学,日本的专门学校,都不能说是一流大学,但都办得很有特色。也就是说,凡是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国内一流大学,都具有一定办学特色,但不是所有具有一定办学特色的大学都是世界一流或国内一流大学。
2、大学办学特色与一流大学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即大学“一流”具有一元性特征,而大学“特色”具有多元性特征。一流大学是在特定比较范围内,在同一评价指标体系中呈现为具有一流办学理念,一流科研成果,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学质量,一流学校形象,一流办学设施,一流学生的大学;而办学特色却可以因校而异,不具备完全可比性。如以校风为例,北京大学提倡“兼容并包”,有“民主”,“自由”之风;清华大学提倡“厚得载物”,有“严谨”,“认真”之风;南开大学提倡“允公允能”,有“开拓”,“活泼”之风。这些大学可以说是各有特色,但确不能用某种评估指标来测定谁是“一流”,谁不是“一流”。所以“大学办学特色”与“创办一流大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大学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的关系。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不是呈正相关的关系,世界一流大学中没有哪一所是因为规模大,学生及教师多而著名的,而质量高才是这些大学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美国大学排名在前一二十名的一流大学多是规模较小的私立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加洲理工学院等。而一些学校规模很大,招收的学生很多,却不一定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如日本的日本大学,学生数量近10万之多,堪称日本最大的大学,但人们并不知道它有什么明显的办学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北方的南开大学和南方的厦门大学,被公认为是中国私立大学的成功典范,享誉海内外。当时南开大学的学生数量一直保持在几百人,不以扩招学生求发展,教师规模也很小;厦门大学的规模也不大,但它却被称为“闽南最高学府”,他们的成功都不在于规模,而在于其办学质量与特色。
4、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大学办学特色的关系。大学的学科齐全与否与大学是否有特色也不是直接正相关的关系。有些学校学科办得比较齐全,但是如果都办得平平庸庸,在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方面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不但难称“一流”,也很难称其有特色。所以在中国,大学一味追求学校的大而全,无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相反,一些大学不追求学科齐全,却办得很有特色。在这方面典型的有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沃里克学院。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学科专业不一定齐全,但是特色鲜明,质量上乘,世界一流。
5、大学办学特色与大学的发展战略。如上所述,在中国的大学关注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的大学领导及学者,多数将大学办学特色作为在竞争中求生存的手段和工具。如有的学者明确认为:“特色是学校继续生存的前提,没有特色的学校常常处于“破产”的危险之中。”所有这些显然是把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作为工具理性和生存战略对待的。在竞争中求生存,这是正常的和无可厚非的。但是大学的生存只是前提,不是目的。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不可急功近利,大学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是靠短期行为一蹴而就的,他不是学校面临生存危机时的救命稻草。在21世纪时,中国的大学要形成的自己的办学特色,创办若干所一流大学,首先要处理好的就是大学办学特色和大学发展战略的关系。而正确定位,内涵发展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