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发展的作文

2020-10-28 时事 73阅读
杜润生是前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中顾委委员。改革开放初期,杜老主持了农村问题五个1号文件的起草,名声大振,成为上世纪80年代最负盛名的农业经济和农村政策专家。

…………………………

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杜润生开始带领农研室干部起草一个极为重要的文件,这就是———
中共中央在1982年元旦这一天发布的1982年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后来也称为农村改革的第一个1号文件。
文件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这个文件比1980年75号文件又大大前进一步,从而结束了围绕包产到户长达30多年的激烈争论。包产到户从此成为中央决策。

第一个1号文件打破了政策坚冰,但是很多实际问题接着涌现出来,急等回答。比如允许不允许私人购买拖拉机,农民能不能倒买倒卖长途贩运。再比如雇工已经出现,政策是否允许等等。今天看来,这些都不成为问题了,但在当时则属于争议极为激烈的大政方针。

1983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第二个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文件要求继续完善和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政社分开,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文件要求搞活农村工商业,放宽农村流通领域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化。农民完成统购统派任务后的产品,私人也可以经营买卖,可以进城,可以出县、出省。允许农民个人或合伙进行长途贩运。允许农民个人购买农业机械。对农村工商个体户的政策,参照城镇个体经济的政策执行。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可以由农民个人或合股兴办,实行有偿使用。

1984年1月1日,发布第三个1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文件宣布了一个农民极为关切的内容:“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和开发性项目,如果树、林木、荒山、荒地等,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农民说这是中央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文件要求疏通城乡流通渠道,允许农民资金自由流动,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放宽农村雇工政策。对于雇工超过规定人数的,“可以不按资本主义的雇工经营看待”。文件要求制止对农民的不合理摊派,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务工,改变“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这是鼓励农民脱离耕地进城当“农民工”的最早的文件。以上两个文件发布之后,温州纠正了当初压制农民搞私营经济的做法,给“八大王”恢复了名誉,称赞“八大王”是发展商品经济和搞活流通的能人。

1985年1月1日发布了第四个1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1.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任何单位都不得向农民下达指令性计划。2.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3.进一步放宽山区、林区政策。4.积极兴办交通事业。5.对乡镇企业实行信贷税收优惠。6.鼓励技术转让和人才流动。7.放活农村金融政策。8.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和商品经济要求,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9.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往,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指导。10.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10条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条,标志着农村经济进入商品经济发展新阶段。

1986年1月1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这是第五个1号文件。1985年,农产品产量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了,一些人对农村改革产生了质疑。针对这种情况,文件强调了要坚持改革,依靠改革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文件重申要以农业为基础,提出了增加农业投资和水利投资,提高和改善农业技术,加强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五个1号文件可圈可点,总的方向,是一步步消除“左”的束缚,解放农民和农村生产力,从而为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奠定了最初的政策基础,可谓功不可没。
五个1号文件的时代,是中国农村第一次改革与发展的高潮。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