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刑事心理学新编总结

2020-08-28 教育 56阅读
刑事心理学笔记
教师:陈和华
第章 :刑事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形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作用
【一】刑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犯罪人的犯罪心理与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预防、惩治犯罪的心理对策。
[2]关于刑事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几点说明:
《1》关于“犯罪”与“犯罪人”
关于“犯罪”概念的使用问题:
刑事心理学除了把犯罪人作为研究对象之外,还应 把其他与犯罪有关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还应包括以下几种人的心理与行为:
①一般违法者
②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通常,根据某个人的品性和所处的环境,预测其将来是否有触犯刑法之虞。一般指: (1)经常与杨浦犯罪习性的人交往者
(2)经常出入不良场所者
(3)经常逃学或离家出走者
(4)参加不良组织者
(5)无正当理由经常携带凶器者
(6)人格有严重缺陷者
③刑事解教人员(刑满释放与劳动教养结束的人)
④揭露、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包括刑事司法人员、被害人、证人等)
《2》关于“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
①“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1)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配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
(2)要剖析犯罪心理,必须先了解犯罪行为
(3)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由犯罪心理状况决定
②“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
(1)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而犯罪行为则具有依附性
(2)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而犯罪行为具有外显性
(3)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
③“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错综复杂性:
(1)一致性:有什么样的犯罪心理,就会发生什么样的犯罪行为。
具体表现在:
<1>在某种犯罪心理支配下会实施某种犯罪行为
<2>在某种犯罪心理支配下会实施多种犯罪行为
<3>在多种犯罪心理支配下会实施某种犯罪行为
<4>在多种犯罪心理支配下会试试多种犯罪行为
【二】刑事心理学的作用P2
[1]为采取预防犯罪的措施提供心理学依据
[2]为制定刑事案件的侦查、预审和审判的策略提供心理学依据
[3]为教育、挽救和改造犯罪人提供心理学依据
[4]为刑事政策、刑法的制定提供心理学依据

第节 :刑事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一】刑事心理学在犯罪学体系中的地位:
一般来说,刑事心理学是犯罪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另两大支柱是犯罪社会学、犯罪生物学。
从最广义角度看,犯罪学除上述三大支柱之外,还应包括刑法学、公安学等。但从最狭义的角度看,犯罪学就是犯罪社会学,即与犯罪心理学等级。
【二】刑事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
刑事心理学既是普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第三节:刑事心理学的历史
【一】刑事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状况:
(一)早期的认识与学说
“早期”:犯罪学成为独立学科之前
(1) 欲望说 (2)体症说 (3)快乐说 (4)精神变态说
() 形势心理学的产生
(1)产生标志:1872年 埃宾 《犯罪心理学纲要》
背景:<1>工业革命后犯罪大量增加,迫切需要对此研究
<2>实证的心理科学已经产生,为刑事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与可能
(2) 发展:希利,1909,在芝加哥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心理变态研究所,采取心理测量表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对青少年进行研究,标志着犯罪心理学走向科学化。
() 刑事心理学的发展即趋势:
(1)1903年前夕,心理学知识广泛运用于刑事司法活动
(2)20世纪30年代,刑事心理学成了犯罪学体系不可缺少的三大支柱之一。
(3) 近年来,刑事心理学在犯罪原因、犯罪动机、犯罪预测、少年犯罪心理学、犯罪精神病理学等方面均有很多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1>探讨犯罪心理的生理机制
<2>探讨犯罪心理的社会环境制约机制
[1]社会化障碍论
[2]不同机会论
[3]对抗论
[4]次文化论
<3>探讨犯罪心理的疏导机制
【二】刑事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一)早期刑事心理学思想:P7
<1>人性与犯罪
<2>犯罪原因
<3>犯罪对策
(二)刑事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1>我国刑事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
<2>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刑事心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四节:刑事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
【一】刑事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二】刑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刑事心理学研究的困难性与可行性:
《1》困难性:
[1]心理的隐蔽性
[2]研究的间接性
[3]犯罪人心理的抵触性 [4]难以实现性或不可实验性
《2》可能性:
[1]刑事司法人员的丰富经验
[2]某些犯罪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提供可靠地陈述
[3]心理与行为关系的原理
[4]现代心理研究技术的进步
(二)刑事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P10
《1》决定论:
“犯罪是"失足成千古恨"?”
答: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的发展绝对不是一刹那的事。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行为失足之前,思想上早已失足了。好与坏之间不可能有一条截然的鸿沟。
《2》反映论
《3》系统论
(三)刑事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观察、调查、数量统计分析、心理测验、实验、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
关于研究的几点问题:
(1) 理论上的研究与经验上的研究:
①什么是理论上的研究:
开始于某一理论推演的研究
②什么是经验上的研究:
与某种理论没有直接关系的研究
③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区别:
<1>找到确定结果的可能性不同;
<2>不确定结果的意义的重要性不同
(2)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①基础研究:着眼于一般情况的研究
②应用研究:着眼于特殊情况的研究
③区别:应用研究更多的探讨具体问题,而基础研究则更多的探讨 比较抽象的,指导性的问题。
(3) 实验研究与相关研究
实验研究:
①定义:在有控制的观察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精密的研究方法
②优点:由于设计严密,有数量做依据,统计分析严格,加上其所得的结果又可以任人重复实验,所以更具科学性与说服力。
③局限性:
<1>自变量加入实验有困难
<2>因变量常常很难测定
<3>相对来说,不能有效地大量收集许多变量的资料
相关研究:
①定义:是确定两种或多种现象(或变量)在变动中是否存在着关联以及有多大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②优点:
<1>能收集某个领域的大量资料,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事物间的大量联系
<2>相关研究有助于研究那些不适于使用实验性方法的问题
③局限性:
<1>有时使因果关系含糊不清
<2>两个变量之间的直接影响的可能性难以确定
第章 :犯罪心理描述
第一节:犯罪心理的概念
《一》人的心理、意识与个性
() 心理P14
【1】概念: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即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2】心理或心理现象包括:
①心理过程(知、情、意)
②心理状态
③个性心理(个人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3】心理过程是暂时的,个性心理是比较稳定的,而心理状态是处于两者之间的表现形式,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定性,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相统一的表现形式。

() 意识
意识是以心理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是指人的心理体验的总和,是心理的高级水平和主要形式,分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

() 个性
个性,又称人格,是心理过程在个体身上相对稳定的表现,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犯罪心理
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性格、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以及心理状态,是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与支配力量。
《三》犯罪心理结构
() 结构;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是系统内各要素的组织形式与秩序。
() 犯罪心理结构:P17
【1】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的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
【2】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3】犯罪心理特征是犯罪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犯罪心理结构是犯罪心理特征的内在根据。
() 犯罪心理结构与个性心理结构的关系:
【1】个性倾向性构成犯罪心理的动力结构
【2】个性心理特征构成犯罪心理的特征结构
【3】自我意识以及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等构成犯罪心理的调节结构
() 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1】结构的稳定程度影响犯罪行为的发生
【2】结构的组合状况决定犯罪行为的性质以及发展变化情况
() 关于犯罪心理结构的争论:
【1】关于同质论与异质论
【2】关于犯罪素质的测定
() 犯罪心理结构的测量
【1】个性测验量表
①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量表(MMPI)。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撒韦和医生麦金利于1943年发表。既能测定个性的各个特征,也可以鉴别各类精神病状,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个性心理测量表。
②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量表(16PF)。美国伊利诺州大学教授卡特尔于20世纪50年代编制
③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艾森克于1975年编制。
④其他量表
【2】专门用于犯罪人的量表
(1) 此类量表的使用,始于1928年美国伯吉斯的假释成败预测研究
(2) 我国上海市监狱于1994年出版《犯罪心理素质测定量表》
第节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 内在因素:
《一》生理因素:
【1】年龄因素
青少年比中老年人更易犯罪,原因:
①生理上:法语迅速、处于成熟期内分泌量增多、激素多、富有冲动性,故容易犯罪
②心理上:不成熟,导致在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方面:判断是非能力薄弱、处理紧急复杂事务的能力差、生活不定型;幻想多、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机会和可能性多、心理落差大,故容易犯罪
③性格方面:情绪起伏大、外向、攻击性冲动多、猎奇探究心理强。这些因素在青年时期表现得最明显,故容易犯罪。
【2】性别因素: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犯罪,原因是:
男性在容易致罪的攻击性、支配性、自信性和活动性上均比女性强,而在同情心方面,女性则比男性强。
【3】神经类型因素
【4】异常的生物学因素带来自知力的缺失与自控力的减弱P21
《二》心理因素:P22
【1】个性倾向性因素
饱和效应:持续使用同一刺激材料导致刺激效果递减的心理现象。
【2】性格结构因素
【3】个性异常
《三》行为因素
【1】参与不良行为
参与不良行为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①不良行为对行为人有诱惑作用
②不良行为易使行为人产生认同心理
自我辩解:“我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因此我所做的事是有道德的,至少不是很不道德的。”
【2】不良行为习惯
【3】社会学习
(二)外在因素:
《一》大社会环境因素P25
【1】政治环境因素
【2】经济环境因素
①如何预防由贫困差距带来的相对剥夺感增强乃至犯罪?
(1)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可学习那些均贫富的高福利国家【如欧洲与日本】
(2)提高社会成员容忍贫富差距的能力【如美国】
②美国人能容忍贫富差距的原因:
第一,美国人相信美国给个人提供了机会,而不是现成的果实,只是“美国精神”的核心。
第二,美国人之所以能保持他们对自己的这种信念,一大原因是他们能够参加“游戏规则”的制定。
第三,美国的富人在这种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游戏规则中获胜以后,自然赢得了社会的尊重,而他们也将部分财富回报社会。
【3】社会文化与社会风气因素
不良社会风气的一大影响:没有良好的分配机制与预期机制
【4】刑法效应因素P26
①犯罪人是“法盲”吗?
任何人,只要其神智正常,必知道犯罪的法律后果,必知道别人的生命是不可以随意剥夺的,别人的财产是不可以随意“拿取”的。
②关于“次道德”问题:【现在忽略了对其的宣传力度】
(1)次道德:违法者在实施不正当行为过程中,尽量给社会和他人减少损失的“行为准则”。
(2)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对“次道德”不应采取否定态度。应当以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在特定人群中倡导
(3)提倡“次道德”。会使伤害无辜的恶性案件大大减少,有利于社会稳定
(4)提倡次道德与现行法律完全一致
(5)提倡次道德,并不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可,丝毫不影响法律对犯罪行为的打击,但是却能让整个社会大受其益
《二》小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①教育思想错误
(1)不能吃亏,不用诚实
(2)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3)努力就会成功
②教育方式不当
(1)溺爱纵容
(2)专横虐待
(3)要求不一致
③家庭残缺,缺少温暖
易导致孩子犯罪的三点:、
①创伤(苦难):如“家庭结构不全”家庭功能不正常缺少温暖恐惧不安、自卑过度补偿精神失常、社会抵抗
②失败:期望不当压力大挫败感愤怒、怨恨攻击
③人际关系
【2】学校因素:
①教育内容上:重智轻德、甚至有意无意地教学生撒谎
②教育制度和方法上:使学生缺乏尊严,令学生的学校生活痛苦不堪,对学校、对社会的不满心态就此形成
A:制度设计上的偏向
B:教师爱心不足
C:教师缺乏使学生快乐、使学生纠正错误、缺点的手段和方法
【3】工作环境因素
【4】居住环境因素
【5】人际交往因素
【6】职业因素
《三》自然环境因素P27
《四》情境因素
1、侵害对象
(1) 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有受犯罪侵害的可能,但在全体人口中的分布又不同。这与犯罪人选择作案的对象有关:犯罪诱惑性和犯罪安全感。
(2) 有两类人相对更易受到犯罪侵害:
①有特定服务和职责以及特定身心特点者
②有违法行为或不道德行为以及轻率不谨慎表现者
2、现场其他人
3、现场条件和气氛
4、犯罪机遇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