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模具跳废料 原因

2020-06-02 汽车 141阅读
引起跳屑的原因:
1.冲切废料或落料件外形形状的影响:在设计级进模排样时,下料的外形选择过于简单.与凹模之间的摩擦附著力太小,不易被凹模孔口咬住造成跳屑。
2.磁力原因:
1).凸模本身有磁性.若没有退磁或退磁不完全.则会残留磁性。
2).凸模本身无磁性.经研磨与加工后产生了磁性。
3).模具在经过多次的冲压后.因为受到冲击.会改变分子在材料内部的排列方向而产生磁力.模具磁性的存在使跳屑加剧。
3.冲裁间隙的影响:
1).间隙较小时.凹模内的材料与侧壁之间摩擦力较大,不易发生跳屑.但因受到的挤压力大.增加了材料与凹,凸模的摩擦磨损,实际间隙会增大,同时过小的间隙会使材料端面上产生二次剪切,易产生细小的毛刺,毛刺促使冲屑随凸模返回模面。
2)间隙过大.凹模内的材料尺寸小于凹模尺寸.材料与凹模的摩擦减弱.则易发生跳屑。
3)由于加工的误差.导致冲裁间隙的不均匀.易出现跳屑。
4.冲裁速度的影响:当冲裁速度较高时.制件或废料也会因真空吸附作用而易导致跳屑的发生。
5.切削油的选用与用量:由于油的粘度与用量不适.在冲裁过程中凸模易把料片粘住带出模面导致跳屑的发生。
6.凹.凸模刃口的锋利程度:当刃口过于锋利时,冲裁后的光亮带多而毛刺小.与凹模壁的摩擦力小,易被凸模吸附而产生跳屑.当刃口相对比较钝时.冲裁阻力大.冲切断面易形成圆角.制件受凹壁的阻力也大,不易回升。
7.凸模的长度的影响:凸模长度过短造成冲切深度太小,易产生跳屑。
8.凹模:通常凹模有一定的落料斜度.经多次修磨后.易使间隙加大.造成跳屑。
9.其他原因:
1).异物粘附在材料上被带入模具内;
2).材质越硬越易产生跳屑;
3).因振动使凹模内原本粘在一起的废料分散产生跳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