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是统一的吗?考什么内容?

2020-10-04 教育 59阅读

教师招聘考试考什么内容?

从考试形式来看,各地不同考试之前略有差异,总体分析可以看出,考试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3个结果:

统考:

(1)统考笔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

非统考:

(1)笔试内容一般为“学科专业知识(综合知识)+教育理论知识”。

(2)笔试内容为“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基础知识)。

接下来敏试教育小编就来跟大家深入剖析一下到底教师招聘考试考些什么?帮大家理解一下考试内容包括了哪些内容,有哪些题型,不了解的考生请认真查看:

一、教育理论知识都包括哪些题型?

教育理论知识的笔试题型一般分为两大类:

客观题主要是指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

主观题主要包括名词解释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等。

一般地域不同,题型也有所区别。


二、教师招聘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师资格证的教育理论知识有什么区别?

第一,教师招聘的教育理论知识考查范围更加广泛,一般都是一张试卷;而教师资格的教育理论知识一般考两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或者教育心理学。

第二,教师招聘属于选拔性考试,教育理论知识的难度相对较大,考的分数越高越好;而教师资格属于资格认定性质的考试,难度相对较小,一般达到70分合格线即可。

三、中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包含哪些内容?

中小学教育理论知识考试范围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等;其中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四、中小学教育理论知识的考查重点有哪些?

从各地历年考试来看,教育理论知识虽然考查范围广泛,但相对来说,教育学是重点考查的学科,案例分析题一般都考查的是教育学的知识。一般在只考查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试卷中,教育学往往能占到半壁江山。

五、教育学的考查重点一般是哪些章节?

教育学的章节可以分为宏观教育原理、中观教育系统、微观教育实践三大部分。

其中宏观教育原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个体发展)多考查客观题,常出现细节识记型选择题或填空题;

中观教育系统(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识记型、理解性题目都有涉及,还是以客观题为主,最多考查到简答题层面;

微观教育实践(学生与教师、教学基本理论、德育基本原理、班级管理)更侧重于考查理解分析型题目,尤其是教学和德育两大部分。其中德育与教学的原则、方法,教学过程,个别教育等知识点是材料分析题的高频考点。

在复习过程中,对核心的理论和观点深入理解,需具备联系实际以及较强的分析能力。

六、心理学的考查重点是什么?

心理学内容相对较少,重点在心理过程中的认知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部分的个性心理特征等章节。心理学主要集中在客观题上考查,较少出现案例分析题。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重视细节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

七、教育心理学的考查重点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是所有学科中难度相对最大的学科,涉及的章节内容也很多。其中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习心理等章节的知识是考查的重点。

教育心理学的考查题型较为广泛,主客观题都有所涉及,主观题一般以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形式出现。在复习过程中,除了识记重点知识理论之外,还要能举例子并联系实际,达到掌握应用的水平。

八、教育教学能力考什么?

教育教学能力有多种不同的叫法,有的地区在公告中称作教学论,有的称之为教材教法,有的地区叫做教育教学技能,但无论怎么变换,核心是考查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在试卷中往往结合具体的学科进行考查,出现在试卷的最后一道大题——教学设计题中。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