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到底有没有真的紫砂壶,来听听丁蜀镇上的“百壶夫妻”怎么说
2018-07-0319:53宜兴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句古话说的是人间的那些珠宝玉器没有必要去索取,还不如阳羡溪头的紫砂泥土珍贵呢,古之阳羡就是现在的江苏宜兴丁蜀镇,那里的制陶业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了“瓦缶胜金玉”的点土成金之势。
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的,泡茶成了一门艺术,品茶玩壶就成了更有品味的休闲时尚,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宜兴紫砂壶自然就成了爱茶人的首选,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收藏珍品。
现在的古阳羡丁蜀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壶,据说在整个丁蜀镇有四万人靠做壶为生,买泥、做壶、烧壶基本上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丁蜀镇所在的黄龙山几乎都被挖空了,泥料在哪里,现在到底还有没有真的紫砂壶呢?
带着这个疑问,六月中旬时我又再一次来到了宜兴丁蜀镇,跟着朋友来到黄龙山,朋友说现在的紫砂泥矿井早就停止开采了,但好的泥料现在还有,而且都在私人的手里屯着,就在山上捡了一块紫砂的原矿石拍照留念,尽管含量极低,也算是到此一游吧!
上次的宜兴之行认识了坚持只做手工壶的”百壶夫妻”许益民和范逸群夫妇,面对市场的巨大诱惑他俩还是坚持做他们的精品手工壶,坚持他们“用心做壶、做良心壶”的宗旨,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夫妻俩每天早晨就来到他们的店里,范逸群做壶,许益民就在旁边泡泡茶、打打下手、接待接待上门的客人,他们每隔半个月换一个品种做一批紫砂壶,每批就只做三把,这几天范逸群做的是传统器型的三脚石瓢,看起来壶身已经快做好了.......
旁边放着这个石瓢壶的壶盖、壶把和壶嘴,都还没接到壶身上去,她告诉我她在店里一般都是做那些简单的工序,那些最后的精雕细琢都是在家里完成的......
范逸群在里面的工作间做壶,就和老许在外面边喝茶边聊天了,老许说丁蜀镇现在有许多做机器壶的作坊,一个人一天就能做六七十把壶,价格便宜挣钱也快,但他们始终坚持做手工壶,无论是工还是料他们都是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认真在做,他们的东西绝对是信得过的。
老许每天早上来到店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泡茶养壶,他告诉我养壶可不是单纯地用茶水洗茶壶,养壶也是一件特别修身养性的事情,老许说每一把壶都是有灵性的,你必须发自内心的爱它,用心地呵护它,才能把壶养好。
说着老许拿了几把养过的和没养的紫砂壶对比着给我看,同样的泥料,基本上同样的器型,养过的有了包浆的紫砂壶,看起来壶身的色泽就显得光亮照人、气韵古雅,真可谓是“玉不琢不成器,壶不养不出神”啊!
紫砂壶能裹住香气不夺香,散发热气不熟汤,还能吸收茶香,久用后愈加油润光泽,老许说现在宜兴的紫砂矿尽管都封了,但还有不少好泥料在民间的私人手里,他自己就存了不少好泥料呢,放在家里足够妻子做壶做到八十岁了......
老许指着茶盘上正养着的几把壶,告诉我说现在的紫砂壶来讲,第一要看的是料,第二是工,第三是形,第四才是名,是啊,现在市面上的紫砂壶真假难辨,我们要用紫砂壶来泡茶,还真要找对人啊,只有像“百壶夫妻”这样“用心做壶、做良心壶”的做壶人,才是宜兴紫砂文化传承的脊梁啊!
做壶如做人,在宜兴做壶人“百壶夫妻”的身上,我感受到的是他们是非常认真且执着地在做着一件事,他们的行为值得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同道人的欣赏,他们的做壶之路必定会越走越宽,越来越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