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搭顺风车”读书法
孩子对老师要求的经典名著都不喜欢看,喜欢《福尔摩斯探案集》《盗墓笔记》等。父母该怎么办?要不要禁止他看?
其实芦答锋,不能强迫孩子一定要读什么书,也不要轻易禁止孩子读他喜欢的书,尽量避免在读课外书的问题上与孩子产生对立。
在学生群体中,类似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我们可以借鉴一种叫做“搭顺风车”读书法,引导孩子爱上经典名著。
什么叫“搭顺风车”读书法?
简单说就是:发现孩子很想读某一本书,这本书对成长没多大好处,但除了花费一些时间也没啥害处,这时大人要适时提出附加读书条件:允许孩子读,但大人选的一本经典名著也须读完。
让经典名著和其他书顺势搭上孩子读大众化、消遣性的书籍,走进孩子精神成长的空间。
大人这种引导要顺水推舟,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去横加干涉。
孩子在读书的过陪晌程中,家长要适时要求孩子分享读书的感受,参与话题讨论。
读完后,父母可以在分享读书心得的过程中,趁势采取一些奖励措施。
鼓励孩子写一点读后感——特别是当孩子眉飞色舞谈体会的时候。
这样,孩子慢慢地能够感受经典的魅力,过一些时间也就会习惯去读经典名著等各种书了。
二、因材施教,书单有异
若只是为考试阅读名著,家长大人也就不用动心思引导少年们了,学校老师会用以课堂测验、阶段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各种方式,让少年们掌握必考点。
但如果不只是为考试,每个少年都是个不同的生命体,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名著书单。
喜欢艺术的,他们的经典名著可能是《艺术哲学》;喜欢历史的,《全球通史》肯定是必读书;喜欢科学的,谁知道呢,也许他会苦读《时间简史》?
我泱泱中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化积累虽然被各种造各种毁,但也流传下来了不少,加上世界范围内各种璀璨的文化明珠,但凡公开披露的各种必读名著书单,大多顾此失彼,难以详尽。当然也不必详尽。
名著,尤其是别人的名著是读不完的。每个人都从自己内心的真爱出发,找到自己的真爱书单,才是王道。
三、尝试写作,学以致用。
针对大部分小学低龄阶段的孩子,写作似乎是一件遥远的事情。但是可以引导孩子从一句话的日记写起,或者从一篇篇小周记写起。
儿子现在所学的语文书中,每隔一个单元节都会有一个小描述或者小对话,请孩子们说一说写一写。我记得儿子已经写了差不多5篇小作文。
我会让他先用拼音把自己想要写的写到自己的本子上,然后我会帮他在电脑上设计一个漂亮的PPT文档,把他的小文章打印出来。这样儿子看着自己的作品,成就感满满的。
不过想要写出一篇小文章,没有适当的阅读量是无法完成的。我记得其中有一周的作文是关于要给某个过生日的小朋友打电话,请孩子写一写电话里要说什么举备。
儿子最开始愁眉苦脸的问我写什么,我说你想要说什么,儿子回答说一句生日快乐就可以结束了。我提示他看会书,看看故事里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呢?
儿子想了想,就扒出几本关于生日的绘本,《汤姆的生日》、《王子熊和乞丐熊》等等,自己静静的翻看了一会后,作文的开端是:今天是周六,天气晴朗,又是我的好朋友小亮的生日,我高兴极了,给他精心准备了礼物后,决定先给他打个电话??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他能够写成怎样的文章都值得表扬,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