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梳理会计科目体系和记账规则

2020-05-19 教育 78阅读

一、会计科目

  1. 概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 2.分类:

  3. (1)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4. 1)资产类: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周转材料、存货

  5. 2)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预收账款、预提费用

  6. 3)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

  7. 4)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8. 5)损益类:收入、费用

  9. 3.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

  10. (1)总分类科目:也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由财政部参照《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统一规定的。

  11. (2)明细分类科目:可以由会计人员根据经济业务状况自行设置。

  12. (3)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13. 总账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明细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账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14. 二、账户

  15. 1.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16. 2.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

  17. (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18. (2)日期和摘要,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和内容

  19. (3)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20. (4)增加和减少的金额。

  21. 3.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

  22. 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则是根据会计科目来设置的,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两者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

  23. 4.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

  24.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分类的项目名称,说明一定的经济业务内容, 本身没有结构,不能直接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增减 变化情况;账户则具有一定的结构,能具体记录经济业务的内容,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两者所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承担不同。

  25. 三、复式记账法

  26. 1.概念:

  27. 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当经济业务发生时,以相等的金额,在相关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上进行记录,这种双重记录的方法就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依据是会计等式。

  28. 2.与胆识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29. (1)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的进行分类记录,可以清晰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和结果。

  30.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的账户中登记,可以利用试算平衡公式,检查科目记录是否正确。

  31. 4.分类:

  32. 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目前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

  33. 四、借贷记账法

  34. 1.概念:

  35.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 ,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36. 2.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

  37.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

  38. 借方记增加,记减少,余额在借方。

  39. (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是:

  40. 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余额在贷方。

  41. (3)费用成本账户的结构是:

  42. 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一般没有期末余额。 

  43. (4)收入类账户的结构是:

  44. 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一般没有期末余额。

  45. 基本是这样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