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机上,与色温的概念相反,白平衡设置越低,照片越偏蓝,越高则越偏黄。
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从理论上讲,色温是指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273℃)开始加温后所呈现的颜色。黑体在受热后,逐渐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就称为这一温度下的色温,计量单位为“K” (开尔文)。
白平衡的英文为White Balance,其基本概念是“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相机的白平衡设定可以校准色温的偏差,在拍摄时我们可以大胆地调整白平衡来达到想要的画面效果。
扩展资料
因为是跟别的光源比较时相逆的标准,黑体辐射体的色温等于它表面的开尔文温度, 现代使用以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逊,第一代开尔文男爵为名的温标。
白炽灯就非常接近于一个黑体辐射体。不少其他光源,诸如荧光灯,并不按照黑体的放射曲线辐射能量,所以其经常和相关色温(CCT)联系在一起,这是找到光源的感知色温跟黑体最相近的方式。因为白炽灯并不需要这种处理,白炽灯的CCT其实相当简单,就是它那未经调整的开氏温标值,像加热的黑体辐射体那样。
相机的白平衡控制,是为了让实际环境中白色的物体在拍摄的画面中呈现出“真正”的白色。不同性质的光源会在画面中产生不同的色彩倾向,比如,蜡烛的光线会使画面偏橘黄色,而黄昏过后的光线则会为景物披上一层蓝色的冷调。
而我们的视觉系统会自动对不同的光线做出补偿,所以无论在暖调还是冷调的光线环境下,我们用肉眼看一张白纸永远还是白色的。但是相机则不是如此,它只会直接记录呈现在它面前的色彩,这就会导致画面色彩偏暖或偏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