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一共死了多少日本人

2022-03-26 综合 121阅读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抗战毙伤俘日军150余万。

2015年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抗日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成果吹风会,会上一批数据首次公布,包括中国抗战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唯一战场,拖住和抗击日本陆军总兵力的80%,最高时达到94%。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3年冬,日本在中国的陆军占其总数的50%以上,最高时达到69%。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仍有110万左右的军队用于中国战场,这一数目超过了日军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各岛的兵力总和。还有70多万关东军驻守在东北地区。由于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日军无法向太平洋战场转移更多兵力,这就有力地支持盟军在太平洋方面的作战。

扩展资料:

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发动侵华战争。这次战争规模之大、时间之久、破坏之巨、影响之深,实属空前。日本侵略军以14年时间,占据中国大片国土,从东北至海南,从沿海至内地,中国大好河山遭受日寇铁蹄践踏。

日本军队所到之处,房屋工厂被破坏,资源财富被掠夺,人民生命惨遭杀戮。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极为深重的灾难,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大规模的日本侵华战争,使大量中国军人战死沙场。在侵华战争中,日军实施大规模屠杀政策,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等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华北地区制造了100多起惨案;

实施细菌战、化学战、毒气战,导致中国军民大量死亡;实施“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还强掳迫害中国劳工;等等。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之多。

还有大量人口间接死于日本侵华战争。比如,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国的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1930年至194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旱灾、水灾、蝗虫灾害连续不断。

1942年—1943年,河南接连发生大旱、蝗灾。“水、旱、蝗、汤(汤恩伯兵灾)”是河南人民受苦受难的真实写照。当时,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灾荒遍地、赤地千里、白骨遍野。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灾荒之后,华北地区、华中一带瘟疫大流行,霍乱、伤寒、天花、鼠疫、痢疾等急性传染病肆虐各地。由于战争期间缺医少药,大批民众死亡。这些都是日本侵华战争带来的恶果。

除了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还有更多人口被迫背井离乡。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非正常流动和被动迁徙。除了大批普通民众为了躲避战争而向附近乡村或山区流动,最为典型的是沿海地区人口大规模向西南地区(部分向西北地区)流动。

这种人口大流动是日本侵华战争疯狂搅动的结果,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大批民众被迫逃难,在迁徙过程中受尽苦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抗战战损数据公布毙伤俘日军150余万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