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022-04-01 健康养生 88阅读

物理因素


1、锐器损伤。
2、高温伤害。
3、粉尘。
4、噪音。
5、高温、潮湿的工作环境。

化学因素

1、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各类酶洗剂、清洗剂、润滑剂、除锈剂等各种化学消毒剂(如含氯制剂、过氧化氢),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挥发性和腐蚀性,消毒供应室对工作环境要求非常严格,每天都要按规定对室内空气、工作台面、墙面地面进行清洁消毒,对特殊如被朊毒体污染物品还要有特殊的消毒方法,这些消毒剂在杀灭微生物的同时对人体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2、一次性无菌物品(如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释放的有害气体,在国内均使用EO灭菌,这些无菌物品在储存、发放过程中,空气中会有EO在,EO对人体有一定毒性,经常接触会有不适感觉,甚至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生物因素


1、有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肝(HCV)、艾滋病病毒(HIV)等危害着人类生命与健康,由于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的特殊性,所有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的器械,全部要经过供应室工作人员回收、清洗、打包、灭菌等环节的处理,各种有害物质可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黏膜等途径侵入人体危害健康。其次,回收的物品往往带有血液、体液和其他污物,使用科室初洗不到位,而且污染物品数量多、种类复杂,自身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导致病原微生物通过受伤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引起多种传染病。


2、微生物气溶胶传播,在器械清洗过程中,由于超声波清洗及精密复杂器械,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中,需用毛刷手工清洗以及清洗过程中水的泼溅,都会产生大量的微生物的气溶胶。
3、工作人员自身因素工作人员的自身因素起着关健性因素,因工作人员对操作常规和工作态度观念不强,回收污染物品时,常抱侥幸心理不戴手套、物品分类及清点和洗涤器械时不穿防护衣,不戴防护面罩,不能有效利用防护用具来很好保护自己,没有形成很好防护意识与行为习惯,都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特别是下收组,负责全院各科室使用的可回收物品,工作量大,手套经常会破损,每天接触这些物品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机会很大,从而形成医院的高危人群。


生理心理问题

1、多年来,人们对供应室工作人员有种种偏见,认为供应室工作,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使少数人产生自卑心理,而且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天回收物品时要非常仔细、认真核对各种手术包、治疗包中的物品器械的数量、完好程度,同时负责病区干燥包和周期消毒包的清洗、包装,操作时要求工作人员注意力集中校对,不能缺少任何物品,以免耽误治疗和影响患者手术的进行,所以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紧张,易疲劳、工作单一,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中易造成生理心理上的疲劳,同时供应室工作人员面临着职业暴露机会多、安全隐患多等风险,也有很重的心理压力,更易产生职业倦怠。

2、运动性功能损害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担任全院各科无菌物品的供应任务,体力劳动强,下收下送物品时搬运物品用力不当,可引起肌肉关节损伤,在回收、洗涤、包装等操作时持续性低头、弯腰站立可引起颈稚病、腰稚病、下肢静脉曲张,挠关节损伤等慢性病。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