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高执行力

2020-07-10 时事 72阅读
一般来说,“执行”即是“做”,对执行力通俗的理解是“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在当前执行力就是指企业员工理解、贯彻、落实经营者战略思想、方针政策、制度办法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
企业执行力由流程、技能、意愿三方面因素合成。流程是指企业运作流程,包括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技能主要是企业成员的职业执行技能,即个人执行力的构成技能;意愿是指企业员工工作主动性和热情,也就是工作态度。三者间相互作用越和谐、越科学,企业执行力也就越强。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发展未来。
提高执行力有如下途径与对策:
增强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础,要让每一个员工明确个人的责任,明白今天的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就是一份责任。你从事这项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要让员工领悟到,当我们对工作充满责任感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要让员工理解,有了责任心,精力就会集中在执行上,干工作就会热心、用心、尽心,就会精益求精,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执行就会没有任何借口。因此,我们要时刻加强员工责任心教育培训,引导大家自觉树立责任意识,严格按照岗位职责,不折不扣地将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制度。要提高执行力只靠自觉性是不行的,还要有完善的制度做保障。要确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就要建立和完善运营和人员相互匹配的体制和机制。用制度来体现清晰及有效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用制度克服利益不相等、职责不清、工作推诿扯皮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将岗位职责细化、立体化,使每项工作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人、有时限、有督察、有考核,形成管理环。当员工接受和认可企业这些制度和办法时,就会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工作执行力就会到位,而且往往超过预期期望。
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有好的理解力,才会有好的执行力,主要是通过执行技能培训和对职业技能运用的考核来实现。职业化训练包括执行技能训练,执行技能培训的目标就是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具体体现为建立适合企业的培训体系框架,落实好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跟踪、培训评估和培训反馈各环节。讲究培训与工作实际结合,督促员工主动去深入思考提高执行力。落实培训参训情况,确保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完善沟通平台。建立各种有效沟通平台,例如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加强企业各部门的沟通,有利于事务的有效解决。通过沟通,可以在执行中分清战略的条条框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通过有效沟通,让每位员工在工作中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流程,在执行中就会更加客观、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战略目标中;通过有效沟通,使员工不仅可看到事物的表象、存在的问题,还可了解到造成这种表象、问题的真实原因,了解到目标与执行之间的差距,最终收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效果,从而使执行更加顺畅无阻。
建立合理的奖优罚劣激励机制、坚持督察督办。激励是提高执行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决策执行起来也就不困难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员工执行力的途径,奖优罚劣是最好的动力,督导检查是必要的方法。工作任务布置后,不仅要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而且要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偏差并给予纠正,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对于执行中做得好的要大张旗鼓地奖励,做得不好的要根据制度惩罚,不搞下不为例。
提升企业执行力是企业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成就的,是企业内部员工意愿、技能、流程的综合作用结果,也是由此形成“执行文化”的内化过程。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准了着眼点,不断提高企业执行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必然能推动企业实现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