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时如何选择一个好的钓点?

2020-10-11 体育 220阅读

在野河钓鱼比在鱼塘复杂得多,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较满意的钓点呢?不妨可以试试以下几个面。

一要找河弯处野河河道不像人工河那么有规律,它弯弯曲曲,宽宽窄窄。雨水多了,河水急流而下,河弯处水流缓,易存留食物,鱼喜欢在此歇息,觅食。所以经常有人讲,钓鱼钓河弯,一钓一整天。意思是河弯处鱼多,不需要东一个窝子,西一个钓位乱跑。

二要找河汊处野河很多地方与一条条沟沟汊汊连接。鱼沿河边游动时,喜欢拐弯进汊。河汊处水窄水静,食物集中,便于鱼栖息的最佳选地。一个好的河汊不仅鱼多而且鱼大。

三要找村庄边村庄是人生活的地方,媾的河边,经常有人洗菜淘米。村民喂养家畜剩余食物,丢弃粮米等被水一冲,流入河边。鱼游至这里,恋食不走,积年累月,在村边吃,住,生,越来越多。所以,经常听人这样讲,钓鱼钓村庄,一钓一箩筐。

四要找渔船久停处近几年来,不仅钓鱼人数越来越多,下河搞运输的船民和打鱼的渔民也逐年增长。他们的船停在河边,经常固定在一处,在船上住,在船上住,在船上生活,他们刷锅洗碗丢的饭粒,扔的菜叶把鱼诱来。鱼吃饱了在船下藏身,天热了鱼在船下乘凉,天冷了鱼在船下避寒。在这久停不动的船边垂钓,经常收获不错。

五要找网箱养鱼处这些网箱,多数是悬浮式,养殖户投向网箱的饵料,鱼吃不完沉入箱底,网箱下面就成了鱼停留觅食的好地方。

六要找水草处草是鱼栖息,生育,觅食的最佳场所,但不是什么草都好钓鱼。要找有草不太密,草多有空隙,水面草盖严,草下空一片的有草水面。这样的水面,是鱼喜欢栖息的地方,当然是垂钓佳点。

七要找凸凹岸野河的凸凹岸边水面经常存积一些鱼类爱吃的东西,这样的地方如果水深合适,又有草,是鲫,鲤最爱光顾的地方。

八要找树多处河边浅水处往往有些野生的小树棵或人工栽植的树木。鱼比较喜欢在这些地方活动。另外,树上的虫子掉下来,是鱼的美味佳肴。所以,树多,特别是大树多的河边,是汇集鱼的地方。夏秋两季这样的地方是首选钓点。

休闲垂钓,和职业竟技钓、职业野钓都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休闲钓的钓具、钓饵和钓法更灵活,钓场更宽大,时间少受限制,更具有娱乐的特点。当然,这种娱乐是建立在鱼获之上,没有收获是没有多少乐趣可言的。所以想一些办法、运用一些技巧多钓点鱼,最后即使是放了、跑了,也是心甘情愿的事。因为钓鱼、跑鱼本身也是乐子啊!漂子老是“跟放在水缸里一样”,钓不到鱼假惺惺地说是可以吸收一点所谓的负离子,那不是酸味十足的说教也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

笔者从事休闲野钓多年,自己摸索了一些经验,在休闲野钓中灵活运用总能行之有效。今将这些招数按休闲垂钓和休闲台两大部分分别介绍如下,供钓友们参考。一、休闲野钓的招数1、既要善守,也要善走许多老钓手喜欢守钓,选中一个钓位便很少再挪窝儿。不用说,这是不好的做法。垂钓时既要善守,又要会走才是。那么,什么样的地方要坚定不移地守,什么样的地方要干脆、及时地走呢?总的来说,在比较熟悉的地方,或者到处地形都差不多的地方,应该以守钓为主,除此之外都可心走钓;在鱼爱活动的季节可以守,在鱼不活动的季节应该多走;诱饵对路、诱饵好可以守,诱饵差则应走钓。但是守钓并不排除换位的可能,吃一尝二眼观三实属必要;走钓也不是说老是不停地走,走到好地方就应该定居下来。我在走钓时获得较好收获,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钓草窝。在水草密集的地方,鱼的行动不便,刚开始一到水边就进行走钓,可以为后来的选位守钓打下基础。特别是在晚秋,水的温度不高,往往一个草窝里只有那几条鱼,钓完了要等多长时间才会再过来一些,这时走钓就有了积极主动的意思,收获也大得多。冬钓。有人说冬钓要守,其实这又对又不对。以我近几年来的冬钓经验,冬钓是应该以走钓为主的。今冬我在本地的北湖闸共钓了20多次,那里最深,是整条大沟的锅底,刚开始鱼的密度很大,后来密度小了,都是应以走钓为主的。不过,正月初五时,河南郑州的樊松旺先生和我一块儿在那里钓鱼,他用拉饵守钓一个钓位,收获比我用的光蚯蚓要好得多。由此我得到一个观点:在钓位选择正确的情况下,冬钓以守为主还是有较好的收获的。大桥走钓。过去我一年四季都在汉江大桥夜钓,现在身体差了,只有夏秋时节还在大桥夜钓,都是以走为主的。在一个桥墩处最多守半小时,不上鱼就应该换个桥墩。我们为了加快换位的速度,都是骑着自行车跑着钓的。因为现在汉江的鱼不多了,经过好长时间,桥墩处才会去几条鱼。但是它们仍然贪食,钩子一放下去只要有鱼,马上就会咬钩。这个特点也就决定了走钓会有更好的收获。大家都是以夜钓主,所以在傍晚时,大家不论谁先去,都会先把几个桥墩先钓一遍。钓石头窝。过去我在汉江边的拦沙坝、汉江边的南湖闸和皇庄中闸,只要水位正好位于多石头的部位,我都会用走钓来确定钓位,或者一直坚持走钓。为了加强诱鱼能力,我都是在一只大钩上装好几根蚯蚓的,钓获的多是鲶鱼或黄颡。2、小鱼钓大鱼初用小鱼钓大鱼时,缘于我的一次突发奇想:95年的夏天,我和何哥到我从未钓过的洪山寺水库钓鱼。当时,钓的都是一种当地称作肉棍的小鱼,他钓的挺带劲,我看不上眼,就用一只小白条儿穿在一个绑好长线的大钩上,随便扔在水中。岸上随便缠绕在一根枯树枝上,不大一会儿枯枝就哗啦啦直响,一尾一两斤重的黑鱼随后就当了俘虏。后来,我用这种方法做了无数次的试验,发现了以下几个规律。只有颜色比较鲜艳白亮的小杂鱼才有较好的效果,灰黑以至于接近土色的效果不好;鲶鱼捕食小鱼,多是从小杂鱼的后面咬起,钩子应在小杂鱼的鱼腹和尾部之间,钩尖向前。黑鱼和翘嘴?是从小杂鱼的头部开始咬起,钩子应在小杂鱼的头部和鱼背之间,钩尖和背鳍的第一根棘条接近并平行;只要一根长线和一个大钩,可以不用其它任何钓具。也可以配用长手竿、海竿、手线,或者就在距离岸很近但很安静的地方下钩,米把长的钓线即可。3、手竿爆炸钩钓法主要有沉底钓法和半水钓法两大类。沉底钓又有用小坠、用大坠、不用坠的不同,分别适用于水底稀软和干硬的不同状态,它们的灵敏度并无多大差别,对坠子的要求也不高。半水钓,当然不必用坠子。

怎样让钓组稳定在水中,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持竿,把钩饵吊在水中;一种是用大浮漂,*大浮漂的浮力把钩饵吊在水中。上述手竿炸弹钩钓法,后者只适用于水质比较浑浊、鱼的密度较大的鱼池,这样地方的鱼不怕钓竿的干扰。前者也不是所有的水体都适宜:比如在本地的南湖,我用手竿挂炸弹钩是百用百灵,但是在几个水库,我不知试过多少次,一条大鲤鱼、大草鱼也没有钓上来过。倒是用台钓法钓上来过不少。究其原因,我觉得一是和这里鱼的习惯、平常的食物有关:本地的南湖,多少年来一直有人用炸弹钩钓鱼,鱼已经习惯吃粉状饵料。二是和鱼情有关:水库里的小杂鱼特多,炸弹钩根本钓不安,而南湖里很少小杂鱼。所以钓友们在使用手爆垂钓时,一定要先弄清鱼情。或者,使用炸弹钩前先大量地投喂饵料,让鱼先吃顺了嘴,这才是可行之策。4、避风垂钓亦欣然下风处是钓友们公认的好钓位。原因有四:1、在风的作用下引起波浪,空气和水体的接触和交流增加,使水体表面的溶解氧增加。风力引起封闭水体的风动环流,使整个水体的表层富氧水集中在下游。2、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多是中在水体的表层,自泳能力很差,它们会被风吹到下游,好多鱼是吃这些浮游生物的,自然会跟随食物走;3、落在水表层的各种小飞虫也是漂在水面,被风浪带到下风处;4、波浪起伏不定,造成的异响和不平静水面可以干扰鱼的视力和听力。但是我们不能过于机械。

至少在下列几种情况下,不能在下风垂钓。冬季。冬季温度低,水体溶解度本来就大。而且鱼此时对水体溶氧的要求不高,这使得水体并不缺氧。冬季水中的浮游生物本来就少,下风处不会有多少浮游生物诱来多少鱼,何况冬天的下风处绝非好呆的地方。冬季不宜钓下风的规律一直可以持续到早春甚至仲春。面积较大,水质较好的水库,一般的说不会缺氧,而且有时会出现溶氧较大的富氧现象。所以下游水体较多的溶解氧对鱼并没有吸引力。这样的水库浮游生物本来就少,下游当然不会聚集很多,鱼也不会到那里会餐。反而是避风的库湾水底较软,能留往鱼儿。在有水湾的湖泊,水湾处能够避风,那里的浮游生物和水底生物都很丰富,食物能够留住不少的鱼儿。这种情况下,大湖的下风处往往波浪翻滚,漂子在水面跳起了摇摆,钓下风也不是好的选择。江河湖泊中,由于水流的滚动,本来就不会出现缺氧现象,钓下风只有自找麻烦。在避风处下钩,舒舒服服地看漂,何乐而不为之?在容易出现缺氧的水体,如果避风处有理想的深度,又有足够的水草,也会留住不少的鱼儿。在水质较差的鱼池,晴天的下午以后,浮游生物光合作用会使水体的溶氧增加,也不一定要钓下风。5、怎样对付猾鱼对付猾鱼的招数,要因钓场不同和猾鱼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小杂鱼特多的钓场,主要用以饵避鱼法,使用耐咬的钓饵或体积大的钓饵。比如在我们这儿的汉江,我们用手指一样大小的大青虫,钓江鲶时根本不担心小杂鱼的骚扰;有时,通往汉江的排水口还能见到蚂蟥,这时就是用蚂蟥钓的时候了。钓有鳞鱼,最好是用面类饵。抗小杂鱼的方法是包饵法,中间的钩上是特粘而硬的面饵,只上很小一点儿。即使是传统钓法,用较大的钩,也能把打搅的家伙钓上。也可以用换位法,不过不一定有效。小杂鱼多的地方,可以说到处都多,用大量的、优质的饵诱来大鱼,自然能赶走小杂鱼。

小杂鱼少的地方用传统钓法,经典的用饵方式是不论什么钓饵都配合使用蘸粉或包饵,只是包饵要松散些、小些。其实,蘸粉和包饵钓法用于台钓也是不错的,同样包饵要松散些。当然,也可以用标准的台钓饵进行台钓,只是要让饵同钩子的结合能力强一些,增加粘度或增加丝比粉,用尽可能小一号的钩线。以饵诱鱼也是对付猾鱼的好招数。97年的五一,我用龙王恨的阿魏水对付猾鱼取得了神奇的效果。当时已是中午,那个水库的汊子里的鱼已经不吃钩了。换了新鲜蚯蚓,漂尾也只是轻轻地晃上几晃,便再无动静;提一提,逗一逗,开始还响应一下,后来就再也不理。后来,当我把蚯蚓放到龙王恨阿魏水里蘸一蘸后,漂尾动得多了一点,但并没有到可以提竿的程度。再蘸又是一样。试过几次之后,我忽然悟到,这是因为蚯蚓太光滑,粘附的阿魏有效成分太少的缘故。于是改用面饵蘸阿魏水。这一下,漂尾动作一下子变得既果断幅度又大,提竿便得大鲫鱼。此后我连钓二十多条以后才告一段落。为了节约,以后的好几年里,我在药店买了几次阿魏,用水泡、用酒精泡,结果都不理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