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党内“四个意识”; 19.全面深化改革; 20.

2020-05-16 时事 96阅读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英译为: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是在1992年十四大提出的,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它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与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经济建设上逐步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计划经济模式有其自身的特征与弊端。主要是:所有制形式日趋单一化,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经济管理的决策权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只是严重依赖于上级政府的经济实体,或者说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
18,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公开提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9,改革就是利益调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人民的利益来推动中国寻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得以公布。这份2万余字的纲领性文件,共计137次提到“改革”一词。2014年,被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改革史、一部全面深化改革的文明史。
20,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