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生角度谈谈美国优先外交政策的看法

2020-05-27 财经 164阅读
冷战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外交政策在整个国际事务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掌握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及规律性,对我国制定相应的外交对策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重要阵地,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对其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这两大国际关系理论出发,结合冷战后美国各个时期具体的外交实践,分析其现实或理想的外交偏向,找出其中的规律性;结合美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分析美国外交摇摆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复杂平衡。一、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两个基本范式———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是国际政治理论中两种互相对立的范式,二者在人的本性、战争根源、人的理性、国家利益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维持和平的方法上都存在着分歧,而美国外交政策也总是受到这两种外交理念的影响。(一)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美国外交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要点如下:第一,国家是统一的行为体,国家是理性的,总是寻求使自己的利益或国家的目标在外交政策方面实现最大化;第二,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中,在国家的利益冲突为特征的世界上,军事力量是政治事务的最终决定力量,国家安全是最重要的问题;第三,道德是受到国际利益限制的,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法是依靠均势。冷战后,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在外交中实施霸权战略,其内涵与现实主义外交理念相一致,突出了美国国家利益第一的观念,军事至上的力量诉求以及霸权均势与地缘控制的思维。美国国家利益第一的观念,强调美国外交将始终以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维护美国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为首要目标,有着浓厚的“自我中心”色彩;鉴于现实主义对人性本恶及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的阐释,美国人坚信,只有自身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谋求绝对的安全;而分化、弱化、影响乃至控制世界强国,遏制潜在对手对其霸权地位的威胁,保持自身霸权稳定的目标则是现实主义在美国外交政策中赤裸裸的体现。1.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美国外交理想主义最初源于自由主义思潮,一般指以伍德罗?威尔逊为代表,推崇和信奉“理性、个人自由、公众舆论、社会开放与世界进步”等理念。不同于现实主义,它更强调规范、道德、法律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认为人性可改造,战争可避免,国家间利益可调和,国际机构、国际法及公众舆论等可保证世界和平。美国理想主义外交渊源于美国政治文化中的“美国例外论”和自由主义传统,其核心理念是强调美国政治、经济价值观的普世性,崇尚民主、人权等价值观的优越性,坚信美国对整个世界担负着责任。作为一个对自身道德文化和价值传统无比自信的国家,正如斯帕尼尔所言:“美国人从其国家生活刚一开始就坚定他们的命运———以身作则地向一切人传播自由和社会正义,把人类从罪恶之路引导到人世间新的耶路撒冷。”理想主义理念为美国外交披上了华美的道德理想的外衣,备受历任美国总统和外交决策者的垂青,但却难掩其追求现实国家利益的利己本质。2.美国外交政策中独特的“权力理想主义”理想为手段,现实的权力和利益才是美国外交的目标。美国从不会为了遥远的理想而牺牲眼前的利益,重视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并不意味着理想主义会忽视国家利益,理想主义的背后其实掩盖着现实主义的欲求,理想主义作为一种外交手段,为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找到了合理的借口。从美国的外交历史来看,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都是美国重要的外交传统,无论哪一届美国政府都不可能在两种外交理念上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从美国外交政策实施的客观效果来讲,权力与理想相互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理想政治与现实政治在寻找平衡的过程中水乳交融。二、冷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此消彼长冷战结束后,美国经历了老布什政府、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四段时期,每任总统执政美国时期,都会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国家利益的调整、执政党理念的不同等因素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作出调整,但基本上都体现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此消彼长的特征。1.老布什政府、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外交理想主义的延续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使得多年以来一直需要在国内外制造紧张局势,寻找“对手”作为自己制定对外战略定位的美国外交决策出现了短暂的迷茫与困惑。因此,90年代初的美国外交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在《纽约时报》1992年3月披露的《防务规划指南》草案中,老布什政府道出了美国旨在维持冷战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意图,“我们的首要目标是阻止新对手的再度出现”。从老布什阐述的美国全球战略目标来看,当时的美国仍处在寻找潜在“敌人”的既有惯性之中,在缺少敌手的世界里,老布什政府在外交政策的过渡中逐步向理想主义偏移。在美国历史上,每当民主党执政时期,其对外政策中的理想主义色彩便相对浓重,克林顿政府更是把民主党这一理想传统发挥到了极致,其《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美国历史上首次将维护和加强“人道主义利益”列为国家利益的三大要素之一。并认为美国要想支配和领导世界,单靠政治、军事等“硬实力”是不够的,传播美国式的民主和价值观,成为一个“仁慈的霸主”更能为美国霸权披上道义的外衣。克林顿政府执政的八年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新旧格局大转折的八年,也是新旧世纪交替的八年,为了维护美国超级大国的霸主地位,克林顿政府确立了以“参与和扩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安全、促进繁荣和推进民主”为主要目标的对外战略。“参与扩展”外交战略是新现实主义和新全球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内容是:利用冷战后对美国总体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实现美国对世界的领导。该政策有明确的军事、经济和政治目标,即加强安全,促进繁荣和推进民主,逐一分析以上三种战略目标,不难看出,克林顿政府在保障美国根本现实利益前提下的理想主义倾向。首先,就“增进安全”而言,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后美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少了苏联的威胁,但与此同时,美国仍然面临众多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现实威胁主要有地区间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技术的扩散、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袭击等,潜在威胁则是若干年后中国、俄罗斯等地区性大国对美国全球霸权形成的挑战。因此,为应对多元威胁,克林顿政府并未放松国家军事实力的构建,对信奉“胡萝卜加大棒”的美国人来说,维护国家的现实利益和安全,强大的军事实力是永恒的基础。其次,“促进繁荣”这一目标是打着“重振美国经济”旗号入主白宫的克林顿必然的政策产物,而对外经济政策由从属地位上升到外交战略的首位,则是美国外交史上朝向自由合作的一次质的飞跃。为使美国企业占有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国家经济繁荣,克林顿政府在双边层次上强调“公平贸易”原则,在区域层次上力争主导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在国际层次上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大世界经济体系。最后,克林顿政府将“推进民主”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更是对其理想主义外交理念的生动阐释。克林顿在入主白宫前,就宣称“民主国家并不互相进行战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民主国家在贸易和外交上结成更好的伙伴;民主国家尽管有内在的问题,但为保护人权提供了最好的保证。”民主和平论直接继承了理想主义之衣钵,得出自由民主国家之间不会打仗的结论,作为这一理论坚定的信奉者,克林顿政府通过自由和民主思想扩展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把民主外交作为美国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民主堡垒、消化民主成果、演化民主敌手。总体而言,该阶段的美国外交是偏重于理想主义的,是以民主、人权、自由为旗号,注重国际规则和多边协商的外交方式。2.小布什政府时期———9.11后美国现实主义外交的强势回归小布什政府上台以来,摒弃了克林顿政府所奉行的相互依存的国际原则,其外交理念日益表现出保守色彩和进攻倾向,对国际合作展示出了更少的兴趣,而“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更是为布什政府的“新思维”提供了事实上的契机。小布什是打着“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的政治旗号入主白宫的,他持有一种黑白分明的道德观及不能容忍模棱两可的心态,这种政治理念背景无疑为新保守主义对布什主义外交施加影响打下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小布什政府的政治哲学与新保守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共通性,又使新保守主义借“9.11”事件的契机主导布什政府的战略选择成为可能。新保守主义外交思想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他们主张美国例外论,把向全世界传播美国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使命,直接指出冷战后“失败国家”特别是“流氓国家”对美国国家利益的威胁;第二,强烈的“进攻性现实主义”主张,他们主张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不允许任何国家挑战美国的权威,与此同时,把安全问题放在美国全球战略的首要位置。小布什的外交理念与新保守主义外交思想密切相关,小布什政府视野下的美国战略目标仍然是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秩序,但不同于克林顿政府较为温和的“参与扩展”战略,它更加推崇强权而不是依靠规则。首先,打击恐怖主义成为了国家关注的重点,小布什政府以反恐为名,强制推广美国价值观,打击与其对立的国家;其次,运用军事手段应对各种威胁,轻视国际机制和外交的作用;最后,主张“先发制人”,为维护国家安全最大限度的挣脱所谓“道义”的束缚。通过对新保守主义外交思想以及小布什政府相应的外交实践的分析,不难看出,现实主义外交理念在该阶段强势抬头,以反恐为契机,以理想主义的扩展民主和价值观为幌子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便是对美国现实主义实用外交的生动解读。同时,单边主义是小布什政府现实主义外交理念的又一个重要表现。单边主义是指一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单独行事,不与其他国家合作的理念和做法,国际合作常常同国际组织及国际行为准则相联系,因此,单边主义常常表现为蔑视国际组织和违反国际相关行为准则。由此看来,单边主义行为的本身便是对理想主义有关国际规范与道义原则的否定。布什政府上台伊始,就竭力推行了一系列以美国利益至上为特点的“单边主义”政策。例如拒绝签署《全面核禁试条约》,撕毁防止全球温室效应的《京都议定书》,反对签订《国际禁止地雷公约》等,这些拒绝或终止一系列国际条约的行为,为小布什政府外交打上了浓厚的单边主义色彩。总体而言,“9.11”事件之后,美国推行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国内、国际基础增强,新保守主义外交思想和单边主义外交方式的运用皆表明了小布什政府现实主义外交理念强势抬头。3.奥巴马政府时期———兼顾理想与现实的“巧实力”外交奥巴马是在美国陷入金融危机与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泥沼下当选总统的,“巧实力”战略的出台是美国外交困境中的无奈选择,是其在小布什政府单边主义之路越走越窄的情势下对理想主义传统的重塑。“巧实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苏珊妮?诺瑟在2004年《外交》杂志上发表论文《巧实力》中提出的,诺瑟将巧实力战略看作是对威尔逊、罗斯福、杜鲁门和肯尼迪奉行的自由国际主义的延伸。2006年,约瑟夫?奈发表了题为《思考软实力》的文章,文中表示:“单独依靠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是错误的,将它们有效结合起来,可称作巧实力。”实际上,在奥巴马入主白宫之前,“巧实力”已经成为了美国战略界和军政界的主流共识,而约瑟夫奈等提倡该战略的新自由主义学者入主奥巴马政府智囊团,则在一开始便为奥巴马外交理念的构建打上了一层理想主义的烙印。奥巴马上台后,试图让世界看到美国不再是咄咄逼人之态,推出了他独具个人特色的“微笑外交”,在国际交往中,处处展现其谦卑自省的姿态,修补和改善美国受损的国际形象。具体表现有,撤离伊拉克,改善与朝鲜和伊朗的关系,重建与俄罗斯的关系,重启中东和平进程,加强与亚洲的联系等,它通过这一系列做法试图告诉世界,美国无法单独应对世界上的各种挑战,并有意尝试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奥巴马获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也正是组委会对其提出的理想主义外交构想的肯定。“巧实力”外交的“巧”在于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手段,而对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的理想主义诠释也是限于外交工具和手段方面的。具体有如下几点体现:一是对国际现实的理想主义诠释,奥巴马政府重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相信对相互依存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减少合作的代价,从而增加自身的相对收益,促进国家繁荣;二是提出了具有明显理想主义色彩的外交目标,发展、合作和裁军是奥巴马提出的三大外交目标,注重经济发展和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是民主党自由主义者的传统,奥巴马政府认为,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巧实力”战略倡导为国际社会谋求“全球福利”;三是在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关系上突出多边主义,奥巴马政府摒弃了布什政府“非敌即友”的世界观,更加强调国际协调与多边合作的重要性,致力于与关键大国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建设,谋求更广泛的战略合作;四是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上突出软实力,“巧实力”外交是“软硬兼施”,但也会有所侧重,在需要的时候会适时显示强硬的一面,但奥巴马强调,“实力本身并不能保护美国,也不允许美随心所欲”。“巧实力”外交在手段和方式上是偏理想主义的,而就其实质而言,确保美国世界主导地位与全球利益的根本目标没有改变。从“硬”的方面看,奥巴马政府并没有忽视军事、战略等传统手段的运用,向阿富汗增兵,出台近64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加大力度打击恐怖势力,击毙本拉登以及近期活跃的重回亚太战略等,均是奥巴马政府本国现实利益至上的体现。纵观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外交实践,奥巴马上台伊始“低姿态”、“微笑倾听”的友好行为表露了美国对关键大国的安抚和尊重。归根结底,美国低姿态的“倾听”是为了加强与有利可图的“朋友”的联系,剔除其对美国的芥蒂,使它们走进美国的运行轨道上来。“巧实力”战略在软硬之间寻找最符合美国利益的平衡,为美国现实主义抢占道义与合法性的至高点,使美国变得更“灵巧”、更“聪明”。总体而言,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撞与摩擦中,相对于小布什政府极端的现实主义表达,奥巴马政府选择了“现实的理想主义”外交理念和“巧实力”外交战略,重塑美国理想主义外交的传统,并仍在变化的外交实践中努力寻找自己的新突破。三、美国外交政策摇摆中的平衡通过以上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演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每个阶段、每届美国政府都是在综合运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外交理念施行外交政策,并且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进行有利于本国现实利益的摇摆,但无论不同时期的不同政府在外交理念上选择怎样的偏向,其整体的外交政策仍然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美国外交为什么会出现理想与现实的交织?是何种因素促使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外交理念在实践中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究其原因,这与植根于美国战略文化中的功利与道义双重目标,以及实用主义的途径观紧密相连。1.功利与道义———现实与理想的双重追求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曾经说过:“对美国而言,国际利益和全球理想是可以一致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这正是美国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在短期利益和长远目标之间达成一种巧妙的平衡,既要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又要坚持美国推进民主的一贯目标。”赖斯这段话明确地阐释了美国国家对外战略功利与道义目标的选择,主要是在功利的现实利益与道义性的自由、民主、人权诉求之间摆动,而想要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则需要现实与理想两种外交理念的综合运用。通过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可以发现,冷战后的美国外交,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当美国力量过于弱小的时候,美国目标选择中道义的冲动较胜于功利的考虑,如冷战后民主和评论的盛行和理想主义外交的惯性;当美国力量强大但有外部力量制约的时候,现实主义会压倒理想主义的道义目标,如9.11事件后,现实主义的强势抬头;而在功利与道义考虑间杂的情况中,现实的功利性又往往大于理想的道义性,理想背后总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据此,可以认为,虽然美国对外政策时常表现出突出的理想主义偏向,但在根本的战略目标选择上,现实相对于理想的偏向则是更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的。2.理想与现实交织的实用主义政策观讲求实用,追求功效和利益,是美国人普遍的伦理和观念,同样,美国外交也具有悠久的实用主义传统,并对美国对外战略目标的选择有着深刻地影响。第一,实用主义注重现实利益,当现实利益与理想道义不能统一之时,则为利益而不顾道义;第二,在战略手段上软硬兼施,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美国人时而表现为“理想主义”,时而表现为“现实主义”,但不管哪种观念占支配地位,其目的都是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理想主义”也只是实现现实利益的一种手段。一言以蔽之,冷战后至今美国国家对外战略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在此期间,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织与平衡,两种理念的灵活运用,不过是美国为实现其最终目标而采取的实用主义手段而已。四、结语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一直处于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框架之下。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权力的国家,是理性的行为体,国家安全与利益是最重要的问题,国家最好尽可能保持独立,减少对他方依赖,并增强本国的相对能力。与之相反,理想主义认为,人性向善,国家间可以实现和平相处,国家可以通过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际道德寻求集体安全,建立合作关系,维持和平秩序。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作为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在冷战后的美国外交中存在着此消彼长,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外交政策本着实用主义原则的不断演变中,理想主义外交冲动与现实利益之间的冲突日益调和,二者之间的鸿沟日益缩小,甚至出现了融合的趋向。价值观的推广、民主国家的扩展越来越与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联系在一起,灵活运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外交理念,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便是寻求二者间平衡的最终归宿。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