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向前的第7篇原创文章
讲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吧。
在今年除夕夜的倒数第3天,在我所工作的公司春节放假的那一天,我被boss叫到了办公室。
Boss跟我说公司要解散了,你去办离职手续吧,年后就不用来了。
当时我脑子是懵的,要放假了你告诉我这个事,早干嘛去了?你让我怎么痛快过年?
不过我还是一脸懵逼地签了离职文件,上面写的“工资截止日期是1月31日”。
我一边为自己难过,一边为离别难过。
我很喜欢我的同事们,大家能玩能闹,是个非常有默契的团队。我知道这一分别以后见面的机会就不多了,甚至也许就因此断了联系。这消息这么突然,有几个同事都已经到家了,连聚在一起吃散伙饭的机会都没给我们。
不过后来我也放下了,大年初三趁着没工作就去成都转了一圈。
当我兴高采烈地采购给同事们带的特产后,我意外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只有我,还有另外一个同事,工资截止日期是1月31日,其他人都要年后去公司上班。
Areukiddingme?我记得当时我的脾气特别暴躁。
你要开除我你直接跟我说啊,老娘又不是接受不了!干嘛用这种理由?
我直接给boss打电话问这件事,我说这不公平,我说我很看重真相本身。开除就是开除,解散就是解散,都是解散为什么大家不是一起走?
其实我更在乎的是我信你,而你是不是对得起我这份信任。如果你骗了我,我会很难过,同时也接受这个事实,我看错了人。
后来冷静后我也就想通了,人家有遗留工作需要交接,我又没啥可交接的。行。这就过去了。
然后是关于钱的部分。
像我这种情况应该是有经济补偿金的。我问能有多少,hr说这很复杂,算好了告诉你,不会少你的。我信。
可是后来我跟我闺蜜吐槽时,我闺蜜说了好多我没听过的名词,比如“代通金”什么的。是的,我闺蜜也是做hr的。然后我就小心翼翼地问公司的hr,人家给我截图过来相关的法律规定,我又截图给我闺蜜,一来二去各种折腾,我闺蜜说,她这么说也对。后来这事我就又放下了,毕竟咱们没人家专业不是么,我信她,她不会诓我。
直到hr算好补偿金告诉我是半个月工资,还不到。我是真的很好奇这是怎么算的。Hr还是那话,这很复杂,一句两句说不清楚。
好,你不说,你不说我问度娘。我就不信我查不出来。于是我从“什么情况下给代通金”、“工作年限补偿情况”一直查到“带薪年假是如何补偿”的。
因为我的工作时间是5个半月,不足一个月,所以只能以1/2的工资作为补偿金;同时呢,因为按照12个月的平均月应发工资计算,我之前的两个月是实习期,所以平均下来比1/2工资要低;但是我还查到企业要提前一个月通知,不提前通知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且代通金与经济补偿金只能取其一;再者,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是以工作年限为带薪年假标准的,包括在其他企业的工作年限,但是一般我们签订的合同上都会写“以本公司的工作年限休带薪休假”,所以我需要先核实合同内容来确定我是否有这个带薪年假补偿。我算了下,我最多能拿一个月的应发工资+2天的带薪休假。
年后从成都回京,我去了公司继续办离职手续,当着boss和hr的面,我一条一条说我查到的法律条款,然后被一条条驳回。
Boss说“你工资又不高,你算半天都差不出50块钱,你算这有什么用?年前我发了那么多红包,给了你们那么多牛肉券,差不多就行了。”
Excuseme?差不多?
然后我跟他讲“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真相,是事实。重要的是应该是多少钱”。
然后两个人一起说我较真,是啊,我是较真啊,执着于真相,执着于事实本身,有错吗?
代通金的三种情况我不符合,第三条“客观情况”是指公司搬迁啊国家政策变动啊这些非主观的情况,公司解散算主观情况,我认了;合同里虽没规定带薪年假的事,但“你是要不着的”,我也认了;可是最后的应该是“实发工资”还是“应发工资”却争执不下。我查的资料是“应发工资”,hr说是“实发工资”。
后来我说“那我走劳动仲裁呢?”
Boss说“你走劳动仲裁也是这个数。之前有个员工走劳动仲裁,最后一分钱都没要到,而且太耗时,半年一年的,太耗精力,就你那点工资,犯不上”。
所以言下之意就是国家的执法部门不管事喽?言下之意是大集团能够用权用势把事情压下来喽?
其实我当时是很想走劳动仲裁的,仲裁结果最后和现在一样我一句话都没有,可是我就想知道在我所处的国家的执法部门是不是真是这样?大集团是不是真能够通过权势、金钱把事情压下来,损害基层员工的利益?
毕竟我不是不懂互联网的工地民工,如果事实真是这样不堪,我不介意用一己之力用舆论去维护我所在乎的公平。
我的原则是我可以吃亏,但我决不允许自己在一件事情上吃两次亏。
可是同时我又很在乎我们之间的感情,我不想因为这件我在乎他们却不以为然的事情而使他们对我有不好的印象。他们都对我很好,即便是以上一番话,他们也不是站在集团的角度说的,而是站在我这边,怕我最后折腾半天一分钱没有,是为我好。
所以最后我妥协了,我签字了。
之后离开boss办公室,hr跟我说,“集团如果不想给你这笔钱,随便找找理由就可以不给你”。还反复劝我不要较真。
那一天在回家路上,我陷入了沉思。
我在想我是不是真的太较真了?我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最后我得到什么了?这样做有意义吗?
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也就是今天的题目——你所在乎的东西,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
只是当时我并没有把心里想的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也许是时间太近,太乱太烦躁,组织不好语言,也或许是懒于码字。
直到今天,在群里和伙伴们讨论问题,讨论群体行为与小众行为之间的差异时,当我在手机上打字要继续表达我的观点时,我发现这就是我之前想要写却没有动笔的内容。于是我关上手机,认真地码了这篇文章。
前一阵我搜索了微信公众号排行榜,顺便看了下粉丝数靠前的公号文章,看完后我真是觉得不仅内容渣,排版也渣,大写的渣。我在想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关注这种没营养的公众号。
同时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在我们嫌弃他们的时候,他们又何尝不在瞧不起我们?毕竟人家的粉丝就是多,变现能力就是比你强。
所以这个世界是没有高级趣味和低级趣味之分的,并不是你下了班利用业余时间上Spenser的写作课你就高级了,别人下了班打游戏追网剧就低级了。只能说大家的追求不一样,大家聚焦的点也不一样。
不是每个人都会为知识付费的,
不是每个人都会持续勇猛精进的,
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焦虑的,
这个社会混吃等死的人大有人在,也有很多人浮躁地想要一步登天。
你认为对方这种状态low,对方还觉得你瞎折腾呢。
很多我们在乎的东西,在一些人眼里就是一文不值的,就是毫无意义的;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又是同样珍贵、同样在乎的。
当想清楚这些以后就不会太困惑了。毕竟这世上什么人都有,你会遇到各种滑稽的人,跟你不一样的人,甚至跟他怎么沟通都沟通不了的人。
大家在乎的东西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level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
做自己就好,不必太在意别人是怎么想的。
接受不同的观点并不代表认同,而是我们学会以更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