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P2P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 自从央行放开个人征信牌照后,已有企业信用评级机构、银行及小贷等信用数据服务商、第三方支付公司、社交和电商巨头旗下设置的征信公司,以及综合
金融集团旗下的征信公司相继开抢。如今,除了互联网平台(百度、京东)外,主做手机的也来了(小米),运营商(中国移动)也来了,连政府机构也可能要来了
——至少已有两位征信界高管告诉记者:共青团也准备申请个人征信牌照。
细心查阅共青团新闻会发现,两个多月前,共青团启动了青年信用体
系建设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包含北京、广东在内的7个省市。但是,针对一个庞大又与金融交易无高度关联的特殊群体,记者一时未能找到共青团和征信业的关联之
处:信用模型怎么建?评分指标怎么设定?与征信有关的数据怎么采集,使用场景又有哪些?
不过,不管最后共青团会不会申请牌照,或者其是不是央行指引中的合格申请主体,国内个人征信业主体在疾步扩容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了解,中国移动已内部通知,要与招商银行合作成立征信合资公司,双方还各自成立了筹备组。
不过,一面是各路人马涌动,一面却是正式牌照卡壳。长达11个月,历经三轮验收,首批8张个人征信牌照仍未下发。其中一家拟持牌机构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
记者:准备期一延再延,央行显然还在顾忌一些敏感的问题,最后不一定每家都能拿到。“当然,不排除最后动用背后的关系顺利拿到牌照。”他补充道。
央行近日下发了《征信机构监管指引》。其中的六章三十六条,从机构设立的审慎性条件、征信机构保证金、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四个方面设置了持牌条件,还
首次明确个人征信机构需按照其注册资本总额的10%提取保证金,以应对发生法律纠纷时对信息主体进行赔偿的情况。由此可见,央行想让个人征信业百花齐放,
却又不能放得太过。所以,才会以明文形式抬高门槛,以规范行业发展。
央行的审慎不无道理。因为征信业在国外是严肃而狭窄的行业,而在我国,哪怕是做手机的也要申请牌照,参与主体太多。其实,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一些公司拥有的“大数据”,有多少是与征信相关的有效数据?
此前,芝麻分机场快速通道服务被监管叫停后,不少评论称我国个人征信市场混乱,就是因为参与主体的商业化场景之争导致信用分被滥用。但记者认为这无伤大
雅,因为信用分的使用场景多,还能反而促进受众重视信用。此处的核心问题是,信用评级因素的采集场景不能泛滥。即便采集场景泛滥,评级机构也要保证有足够
科学的算法和模型,把弱相关数据转化为有效指标,出具对得起信息主体(就是被评估人)的信用报告。
征信越来越重要,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虽然现在还很少发生自然人状告评级机构的案件,但随着市场教育的深入和征信主体的增多,每个人在被评估的同时,也有权利在评估不公的情况下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这应是央行设置保证金制度的初衷。
所以,那些雄心勃勃要来分征信一杯羹的新军们,得再掂量一下自身实力,同时继续努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