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诗意

2021-12-09 文化 221阅读

央视二十集大型文化系列片《唐之韵》中,有句解说词,让人印象深刻:"四句二十个字,字不奇,句不奇,景不奇,情不奇,但却展现出如此磅礴的气势,这简直是奇迹!"

说的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诗是这样写的: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也写作鹳鹊楼。

《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其故址在山西省市境内古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这首五绝,字句景情,平淡无奇,却凸显出雄伟阔远、进取向上的盛唐气象。其魅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写美景抒壮情浑然一体,毫不违和

前两句写的是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译过来大意是,"太阳靠着山后,渐渐落下去了;滚滚的黄河向东奔腾,汇入了大海"。

从中告诉我们至少三个信息:

一是诗人登楼远望的时间----日薄西山。

二是诗人登楼远望的视角----由西而东。

三是诗人描绘壮景的手法----先实后虚。

登楼时间显而易见,令人惊叹的是,诗人写夕阳却无丝毫暮气,相反却雄浑阔远,昂扬奋发(关于这点,请点击这里:夕阳是“红色”的,这首著名唐诗为什么要说成“白日”呢?),今天读来,依然给力;诗人写景气魄宏大,上句西望白日沉山,下句东眺黄河入海。"白日沉山"就在眼前,"黄河入海"只能联想,因为楼再高也不可能看到"黄河入海"。由此可知,"西望"属实写眼前景观,"东眺"属虚写心中想象。这种西实东虚的大角度转换,笔力峭拔,非同凡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这样,前两句景中蕴情,推出了一片高远宽广的壮美境界,气势宏阔,引人遐想。

二是以形象思维显抽象哲理,立象尽理

后两句写的是登楼所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无须翻译,平白如画,因为深义就在字面背后。这个深义由前两句引出,由景及理。本来"诗忌说理",就是在诗歌中忌讳讲道理。而此诗用一半篇幅说理却依然红了千年,原因就在于,诗人的说理不是生硬、枯燥,而是景情理水乳交融,立象尽理,毫不违和。

所谓"立象尽理",就是用形象思维来表达抽象哲理登"有形"之楼, 想要"穷千里目",自然须"更上一层楼",而攀登社会生活中、人生旅途里形形色色的"无形"楼, 想要"穷千里目",不也须"更上一层楼"吗?诗人以"有形"之"登楼之实事"来喻"无形"之"抽象之哲理",这也是另一种"由实及虚"。

正如近代学者王文濡所言"若以为未足,须更上一层方可,又安知非诗人题外设想耶?"

而此"题外设想",就是诗人的"立象尽理"。这一由感性而理性的思维转换,使二十字的小诗有了"尺幅展万里之势",耐人咀嚼、余味不尽,受益无穷。进取向上的盛唐气象于其中尽显无遗!

三是全诗由赋而比两联皆对,不显呆板

从表现形式来看这首小诗,也很独特。前两句用"赋"、后两句用"比"。

前两句由西而东,以赋铺陈;后两句立象尽理,以事比理。

前后之间,由景情及哲理,浑然一体。

而且,前后两句各用对仗,自成两联。

前一联是典型的"正对"(上下联间,结构上对称,意义上并列):

白日 依山 尽

黄河 入海 流

后一联是典型的"串对",也叫流水对(上下联间,结构上相连,有假设、承接等关系;上下联串起来才表达完整意思):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上下联间是假设关系)

对这一特点,清代著名学者沈德潜大加赞叹:"四句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唐诗别裁集》)。

一首小诗,全篇皆对,前正后串,形式上富于变化,不显呆板;主题上立意高远,不嫌其排。单从形式而言,也可谓独步古今!这真是天才之作!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