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6.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动笔写作《史记》全书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记载了三千年的历史,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
7.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品,作者张择端。它描写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汴河连杆的风光,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时节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8.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佛加大佛塔并成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的京杭大运河贯穿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全长约1794KM自开凿到现在已经有786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线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
9.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10.24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据说是由周朝的周公召归总定名的,但由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所以,24节气就对黄河流域有着更明显的作用,就是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在全球环境日益变化的时代,24节气依然是我们老百姓春耕秋种最有效的时间表。
所以,不管是中华传统文化也好,是24节气也好,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不光是在21世纪,即使再久,也有存在的必然价值。
11.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
12.都江堰与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殿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工程的兴建,必然有它的深刻的政治、军事、经济背景;一个工程的延续、存在,带动所在区域政治、经济发展,并融人社会,成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对民众心理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工程文化”现象,在世界文化历史中屡见不鲜。
都江堰和长城这两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们的起因及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文诸多方面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最早将都江堰与长城作比较的是著名的佛教人士赵朴初,1960年11月他在游览灌县时,在《登离堆,观都江堰分水处,遂游青城山,有作寄呈郭沫若院长》一诗中写道:“离堆何岩岩,瓶口纳澎湃。投鞭分江流,一堰如统帅。伟哉李父子!功勋孰可盖?是宜与长城,并耀秦皇代。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溪沟长不竭,仓廪恒满载。二千二百年,至今称遗爱。”当代文化名人、散文家、戏剧家、艺术理论家余秋雨,对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更深刻的对比,他在《古堰沉思录》里写道:“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巳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赵朴初的古诗仅从时空、效果方面对都江堰和长城作了扼要.的比较,余秋雨的散文则包含了更深层次的哲理和文化内涵。笔者试图在此基础上从动因、效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人文等诸方面,深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为建立具有巴蜀特色的“都学”,进行不懈的努力。
------------------------------------------------------------------
9. 10. 11. 12是从百度上查来的 不一定是标准答案 前8道保证正确
回答者: 懒宝兔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9-12 21:17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5。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6。史记,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
7.作者北宋画家张择端,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8.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786年的历史。
9.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10.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现在的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农历存在闰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腊月除夕算作一年,则农历每一年的天数相差比很大(闰年13个月)。为了规范年的天数,农历纪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并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农历的一年是从当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从公历2008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一),而是公历2008年2月4日。
因时而食 24节气养生食谱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11.标志是飞天。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