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my freend!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它可分为多种语言,也有民族语言。
狭义的现代汉语就是只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中的口语是人们口头上所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而书面语就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它是再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易于琢磨、加工、使之周密严谨。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成的。但书面语不是文字问题,而是语言问题。我们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放在这里一并讨论。
文字出现以前,语言只有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即所谓口语。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书面语。简单地说,书面语就是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
我国通常用“话”表示语言的口头形式(中国话、英国话、法国话),用“文”表示语言的书面形式(中文、日文、英文)。这里所谓的“话”和我们在第一章中所说的一句一句的“话”不是一个东西;这里所谓的“文”(书面语)和作为书写符号的文字也是两回事。我们需要把两者很好地区别开来,不能混同。
文字是书面语的书写工具,是体现书面语的一种物质形式,正像语音是体现口语的物质形式一样。所以文字和书面语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文字本身不是书面语。没有文字,也就没有书面语。我们说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就是指汉语有历史悠久的书面记载。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所以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听和说连在一起,要求快,因而说话是随想随说,甚至是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看和写连在一起,可以从容推敲,仔细琢磨。这就给口语和书面语带来一些不同的特点,使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说话的时候,除了联词成句以外,还可以利用整句话的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特殊的语调,身势等伴随的动作以及说话时的情景。口头交际讲求效率,有这么多的条件可以利用,所以口语的用同范围可以比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还可以有重复、脱节、颠倒、补说,也有起填空作用的“呃,呃”“这个,那个”之类的废话。写作的情况不同,口语中的各种伴随因素不起作用了,只有标点符号还起一点作用,但也有限。书面语只能用别的手段来弥补不足:扩大用词的范围,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口语和书面语的这些差别是由使用条件决定的,它们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异。
汉字的特点给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还带来一些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点。在以拼音文字为书写工具的语言中,拼写要反映现代的读音,古今的分野比较分明,书面语不容易直接引用古代的说法。所以书面语和口语的一致性比较强,谁如果套用几世纪以前的说法,就会闹笑话。汉语的情况有些不同。词语的读音虽然古今有别,但文字的写法却是一样的,这在客观上便于沟通古今。加以人们崇尚古代的典籍,古代的句式和词语用法通过师生传授,代代相传,一直沿用下来。新的作者会毫不犹豫地把公元前的词语和其后若干世纪产生的词语一起引用,口语中早就不用的旧词语仍旧可以在书面语中通行无阻。例如,“”“”“居心测”“”等等。类似的现象在使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中是少见的。
其次,在以拼音文字为书写工具的语言中,文字反映的是共同语的发音,书面语可以通过教育、阅读等途径对口语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书面语中的词语穿着共同语的语音外衣进入方言区,起着推广共同语的作用。汉语的情况有些不同。由于汉字不与统一的读音相联系,汉语书面语就不容易把共同语的语音形式推广到方言区。书面语的词语不是通过“读”的方式,而是直接通过“看”的方式进入不同的方言区,与当地的方音挂钩,它的读音在不同的地区可以各不相同。碰到不认识的字,方言区的人只要知道它读如某字,就用自己方言里那个字的音去读它。只有在汉语这样的语言中才能看到书面语和口语的这种特殊的关系。
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它虽然产生于笔头,也可以见于口头。新闻广播就是书面语的口头形式。人们用“掉书袋”“文绉绉”“学生腔”“字儿话”等来形容用书面语说话的人。相反,通俗读物要求口语化,在剧本和小说的对话里,作家总是要努力写出口语来刻画人物性格;法庭上的供词、证言也要尽可能记录原话。这些又是书面使用口语的例子。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按理人们应该更重视口语,至少也应该对它们一视同仁。但是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存在着一种“重文轻语”的倾向。为了读书写文章,人们不惜十年寒窗苦,而说话是孩提时期不知不觉地学会的,很少有人去研究。出现这种倾向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自有文字以来,政府法令、契约文书、经典文献、圣人立言等等都是用文字来记载的。一切“高级”的、重要的交际任务都由书面语来完成,口语只用来料理衣、食、住、行等日常的交际。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重文轻语”的倾向是不奇怪的。现在时代变了,以前非得由书面语来完成的交际任务也都能用
口语来代替。录音、录像、通信、广播等设备已经普及,口头信息能够在顷刻之间传递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去,同时为千万人听到;也能录成音档,和书籍一样大量复制,长期保存。现在,口语克服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也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口语的特点是快,随着生产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它将更多地进入过去由书面语独占的交际领域,扩大使用的范围。这就需要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时代变了,传统的“重文轻语”的现象也得改变,口语和书面语应该两条腿走路,同时并重。但是人们的认识往往落后于客观形势,“重文轻语”的倾向至今仍然相当严重,学校里的“语文”课实际上仍然只教“文”,不大教“语”。这种现象应该逐步纠正过来。
你可以搜索高中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