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资本主义吗?那美国为什么和它对立?又没社会制度的差异。

2020-10-27 国际 131阅读
美国的目的是全球霸权,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俄罗斯有强大的实力,所以美国在一步一步削弱他,俄罗斯忍无可忍,所以有了这场军事冲突。
1、美国
有人会觉得这场纷争美国并不是最先出手的国家,其实这场赌局最先出牌的恰恰是美国。从策动一场一场的颜色革命,将俄罗斯周边的国家一一变换颜色,美国一直在连续不断地出牌,与原先的冷战不同,这个过程其实与意识形态无关,只不过是美国所领导的北约在地缘政治军事问题上的全球性攻势的一部分。而颜色革命不过是个手段而已。美国在格鲁吉亚策动颜色革命,使得俄罗斯彻底丧失了战略安全感,最终导致俄格冲突的爆发。
美国的诉求很简单,将在政治军事上对俄罗斯的封锁线最后完善起来,彻底钳制住俄罗斯的手脚,使得俄罗斯丧失所有的战略主动权。这个诉求十分庞大,但是目前美国已经将这个诉求进行到了最后一步,这一步完成,整个战略构想便成为现实。值得着重说明的是,美国的这个诉求并不表明美国对俄罗斯有着领土野心和侵略性意图,美国的目的是要阻止遏制俄罗斯的发展势头,只要阻止俄罗斯复兴成为前苏联那样的庞然大物,美国就能保持其全球霸主的地位。
目前的态势对美国而言有利有弊,俄格冲突的爆发使得美国重新团结了西方大多数,形成了针对俄罗斯的潜在联盟;但是同时恶化了俄美关系,使得美国不得不调整其全球战略的重心,对俄罗斯倾注更多的精力和国力。从眼前讲,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的关系恢复迅速,甚至对东欧国家的影响力空前扩大,俄罗斯被孤立,美国收获了颇为丰厚的眼前利益;从长远讲,美国的领导人明白,对于美国而言目前在全世界最具竞争潜力的国家并不是俄罗斯,而是正在强势崛起的中国,俄格冲突的爆发将使美国不得不暂时削减对中国方面的关注和投入,而这对于长远来讲是绝对得不尝失的。这场冲突的爆发使得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更为微妙,更加具备自由度。如果美国长期陷于与俄罗斯的争端,则必然导致中美之间潜在竞争的局面开始向中国大幅度倾斜。
2、俄罗斯
俄罗斯对格鲁吉亚问题作出反应是十分正常的,这是一个被逐渐套上绞索的昔日帝国必然会做出的反应。抛开意识形态和国家主权,俄罗斯的做法是可以理解
俄罗斯的诉求也不大,北约必须停止这种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否则今天的格鲁吉亚就是未来的东欧各国。或许在全球军力部署上俄国现在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但是在东欧一隅,俄罗斯仍然是个空前庞大的存在,即使不考虑其承袭自前苏联的庞大核武库,仅仅是常规武备也是目前在北约的帮助下正在逐步武装起来的东欧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就像中俄之间始终保持外蒙古这块缓冲之地的默契一样,俄罗斯最终的目的应该是与西方之间达成这样一种默契,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达成一种相对的共赢的默契,保持足够的缓冲,这才是和平发展的基础。
这场地区性冲突对于俄国来讲同样有利有弊,俄罗斯因此与西方彻底决裂,俄国内民众从此与西方决裂,上下两院的投票结果表明,西方国家已经将自己在冷战期间花在前苏联身上的和平演变筹码输了个精光,俄罗斯自由之父索尔尼仁琴不待见戈尔巴乔夫,不待见叶利钦,却对普大帝情有独钟,充分说明了这位俄国自由派代表人物的政治立场,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俄罗斯境内已经彻底破产,这一点对于俄罗斯是个很大的收获,未来五十年内,俄罗斯将始终与西方保持距离。但是在眼前,俄罗斯却面临几近绝望的孤立,西方世界绝不会支持俄国,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方势力也会谨慎地看待这一事态,不会自己将头套进绞索,不会有其他的国家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俄罗斯面临空前的孤立!
不过俄罗斯的困境在于眼前,其出路却在于坚持。因为中国等国家出于国家利益攸关不会支持俄罗斯是一会事,但是这些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会与俄罗斯有着在相同方向上的利益契合点。作为同样正在崛起的大国,中俄面对美国是有共同语言的。这种局面只要美国还是唯一的世界霸主就不会因为其他因素改变,中国或许不会支持南奥独立,但也绝不会坐视俄罗斯倒下,未来的国际格局如果发生变化,安理会当中的中俄两张否决票仍然是悬在美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应该说,这两张票比起英法那两张,含金量高的太多了。俄罗斯只要能够熬过眼前的难关,未来在国际事务中西方必然会主动寻求与俄罗斯的合作。美俄关系的未来发展,或许可以参考老布什政府任期内中美关系发展的前车之鉴。
3、中国
中国到目前为止貌似没有对俄格冲突进行明确表态,上合会议上中国发出的声音主要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不支持但也不明确反对俄罗斯在南奥塞梯的军事行动,另一个是反对将共同安全性条款加进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义务条款当中。考量中国的这一表态,同样要从中国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同时还要兼顾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历史和立场。
中国的诉求其实也不复杂,其一是绝不能在法理上给自己统一上的麻烦,台湾问题是中国最根本的国家利益之所在,因此必须谨慎,此刻张嘴仗义表态容易。付出的确是自家的根本利益,因此绝不能妄言;其二,中国在上合组织当中的地位与俄国完全不同,上合组织除去中俄之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当年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原本属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苏联解体之后,中国通过经济上的联系逐渐加强了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互信和联盟关系;应该指出,这些国家至今对于前苏联半个多世纪的覆盖性统治还心有余悸,对俄罗斯抱有很高的戒意,此次俄格冲突的爆发,让这些国家更加的胆战心惊,因此他们就算公开站到格鲁吉亚一边去也不稀奇,如今能够两不相帮,普大帝和小梅已经可以庆幸了,中国在这中间扮演的角色是很微妙的,这些中亚小国由于对于俄罗斯的畏惧会很自然的亲近中国,这些年在这几个国家中国经济力量的快速扩展和生根其实很能说明问题,上合组织绝不是简简单单给中国带来一个军事上的联盟,而是有着切实的经济利益的,如果上合组织加入了安全性条款,那么就变成了一个随时可能会给中国带来麻烦的地区性组织,对此,发展中的中国自然敬谢不敏。
中国在此事上的利弊得失相对比较浅,俄罗斯的影响力每在上合内部下降一分,中国的影响力就相应上升一分,俄罗斯现在就算再对中国的态度不满,不管是眼前还是日后都不太可能和中国翻脸,实际上,俄中关系的摁钮在美国手中,只要美国仍然采取这种围一个堵一个的国策,中俄想分手会很困难。美国要么放弃北约东扩,反过来到太平洋建立针对中国的封锁和扩张,要么便只能眼看着中俄联盟的现实存在。俄国未来与中国合作的地方很多,需要中国支持的地方同样很多,比如车臣问题,因此中国目前的中立俄罗斯不会过于记恨,人都是利益动物,何况国家。至于安全性条款的问题,只要中国对上合组织的诉求主要还是经济性的,就不会同意这样的动议,一旦有一天中国觉得经济利益已经足够,需要上合组织来承担一些安全性利益,中国才会同意这样的动议,不过到时候俄国的态度要根据当时情况而定,但是这个条款的意义将是非凡的,东西方的对峙与竞争将集中表现在这个条款之上。
目前的中国,还是一方面尽可能扩大自己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尽管这一地区同样是俄罗斯的后院,但是中国以经济为手段进行介入比起北约以军事手段进行介入要温柔许多,俄罗斯也更加能够接受一些。一旦签订了安全条款,那么难免中俄会在中亚五国的军事领域发生某些碰撞,这是一件绝对得不尝失的事情,清醒过来的俄罗斯会十分懊恼自己在这一问题上的草率。基本上,如果没有西方非常直接的军事威胁,上合组织转变成军事防卫共同体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以目前中俄两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而言,在上合组织内部中国能够获得的实际利益要大一些。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绝不会让俄罗斯单独面对西方的火力,那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任何试图制裁或者是孤立俄罗斯的行动没有中国的配合都将是一句空话。在这一点上,连西方国家都没有报啥幻想,中国能够中立,西方已经很高兴了。目前中国对抵制冬奥会的表态就很说明问题。什么事情现在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中国分得很清楚。
结语:在这里我没有把欧洲列进去,因为欧盟此次的表现是十分有失水准的,欧盟作为一个松散联盟,其反应力实在令人难以恭维。在事件爆发之前,北约的东扩虽然也有欧洲的利益在里面,但是东扩并不能给欧洲带来直观的利益和安全,俄罗斯就算再衰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军事能力仍然不是没有了美国的欧洲所能够制约的,北约的东扩虽然让美国又多了一层战略缓冲,但是欧盟却因此受到俄国的敌视,这种效应不是短期的,而是将在相当长时间内长期存在,这对于一个独立的欧洲是十分不利的,欧盟在今后若干年内将很难逃脱美国跳下战车。从欧盟的反应和法国的调停来看欧盟此次十分希望能够担当主要角色,然而无奈的是强硬的欧洲议会得不到美国主导的北约的军事响应,而傲慢的俄罗斯则干脆将辛苦奔走的法国人当猴耍,欧盟要制裁、要孤立、要冷战,却既不明白美国的态度也不知道中国的立场,除了痛快痛快嘴皮子,欧洲此次啥也得不到,如果事态升级,首先损失的就是欧洲诸国的利益,如果事态僵持下去,欧洲将重新变成美国的小弟,除非俄罗斯妥协,否则欧洲总是要吃亏的,即便俄国妥协,得到利益的也是美国,而不会是欧洲。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