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为“司母戊鼎”的镇国之宝 多年后为何又改名为“后母戊鼎?

2020-08-31 文化 118阅读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1939年3月,最初由河南安阳武官村村民吴培文和家人在野地里探宝发现。召集了40多个村民,(为防止日本人发现,晚上动工)连挖了三个晚上,才把这个铜锈斑斑的庞然大物从13米的地底下挖上来。

不久之后听到风声的日本人多次来到村庄,企图抢走大鼎。为了保护大鼎安全,吴培文多次与日本人斗智斗勇。未果后,日本人派人跟踪盯紧了吴培文。无奈之下,最后将大鼎秘密托付给乡亲父老,逃离村庄避难,。吴培文等乡亲为保护后母戊鼎,在吴家大院三次转移埋藏地,最终将其埋藏在吴家大院东屋,免遭日寇掠夺。直至抗战胜利。

后母戊鼎是目前为止在全世界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鼎重832.84kg,高133cm,口长110cm,宽78cm,足高46cm。后母戊鼎--鼎身铸有精细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做工十分精细,纹路清晰。鼎的双耳的上还有两尾鱼形。四足上铸有蝉纹。整体威武大气,厚重典雅,让人有肃然起敬的感觉。鼎内壁刻有铭文“后母戊”三个字。考古工作者通过对有关青铜器和古代文字的研究,得出后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两个儿子为祭祀其母亲妇?n而制的(“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n的庙号)。后母戊鼎的出土对考古有着重大意义,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之作。铸造工艺十分复杂,标志着商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和中国文化意蕴。

最初近代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的意思,于是给起名为司母戊鼎。还有学者罗振玉也表示:“司即祠字。”祭祀的意思。于是,司母戊鼎一直沿用下来。但同时也有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爱好者对这名字有异议,(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母戊鼎从中国历史博物馆正式移至该馆,亮相时鼎前的标牌显示的是“后母戊鼎”。央视播出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后”之争从学界扩展到社会争论的话题。令人尴尬的事情是。在后母戊鼎的出土地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对鼎的命名为“司母戊鼎”。)所以争议一直不断。多位考古学者历史爱好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在古带文字中,司和后是同一个字。后字意思是“伟大、受人尊敬的”,和成语“皇天后土”中的“后”表达的是一个意思。改为“后母戊”,意思是:此鼎是献给受人敬爱的母亲戊。这一解释否定了之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大部分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命名要优于"司母戊"。于是之后教科书上把司母戊鼎改为了后母戊鼎。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各抒己见。一起交流。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